盧秀燕市長出席「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開幕活動時表示:「歷史就是歷史」
新華報導\專欄
在台灣社會轉型正義浪潮下,地名改名爭議再度成為政治角力場域。今日台中市議員江和樹於議會質詢中,直指中正路改名是意識形態作祟,並以東區帝國糖廠為例,質疑若以歷史清算為由改名中正路,那麼作為日本殖民時期產物的帝國糖廠是否也應一併改名?此番言論引發各界關注,也為台灣如何面對複雜歷史記憶再添一筆討論。
面對江議員的質詢,台中市長盧秀燕回應表示:「歷史就是歷史,當引以為殷鑑。」這簡短卻意涵深遠的回應,不僅點出歷史保存的核心價值,更暗示了政府對待歷史遺跡應有的態度。事實上,盧市長的回應呼應了國際間對歷史場域保存的普遍做法,如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等國家並未拆除納粹集中營,而是將其保留作為歷史殷鑑,提醒後人記取教訓。
![]() |
盧市長:「歷史應該被當成殷鑑、必須被尊重,後人不要去清算歷史、做勞民傷財的事。」 |
內政部近期推動全台「中正路」改名政策,引發地方政府與民眾強烈反彈。新北市議員江怡臻在議會質詢時指出,該政策徒耗公帑、擾民傷財,質疑中央政府「正事不做」。據估計,若新北市全面改路名,將影響超過18萬人,耗費約6000萬元公帑。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曾公開呼籲中央「饒了人民吧」,認為此舉將造成民眾諸多不便。
相較於中正路改名爭議,台中東區的帝國糖廠卻走上了不同的保存道路。這座建於1935年的日治時期建築,曾是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台中營業所,見證了台灣糖業發展的黃金時代。2019年12月,經過六年努力,「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完成整建修復再利用,以「台中產業」為主題,提供展覽、展演及餐飲服務。當時盧秀燕市長出席開幕活動時表示:「歷史就是歷史」,強調歷史建築的保存價值在於見證過去,提供後人學習的機會。
國際間對待歷史遺跡的態度可作為台灣的參考。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建立的最大規模死亡營,估計有150萬人在此喪生。戰後,波蘭政府並未拆除這座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建築之一,而是將其保存下來,作為博物館向世人展示納粹暴行的證據。2025年1月,在集中營關閉80週年之際,倖存者們仍回到這裡,提醒世人不要忘記這段歷史。正如集中營導覽員所言:「請大家不要拍照,我們要尊重受害者,更要藉由了解事件原貌,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歷史建築的保存與地名的更改,本質上都涉及如何處理歷史記憶的問題。然而,兩者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差異。歷史建築如帝國糖廠或納粹集中營的保存,目的在於提供實體空間讓人們親身體驗歷史,從中汲取教訓;而地名的更改,則更多地反映了當代社會價值觀的轉變與政治力量的消長。
江和樹議員的質詢揭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是否應該用相同的標準來處理不同時期的歷史遺產?若以「轉型正義」為由改名中正路,那麼同樣作為殖民時期產物的帝國糖廠是否也應該改名?這一質疑直指當前轉型正義實踐中可能存在的雙重標準。
然而,這種比較也忽略了歷史脈絡的差異。帝國糖廠作為產業設施,其存在本身並不直接象徵政治壓迫;而以政治人物命名的道路,則更直接地體現了特定時期的政治意識形態。
此外,帝國糖廠的保存是以轉型再利用的方式進行,賦予了歷史建築新的社會功能;而道路改名則是一種符號性的政治行動,其實際效用與所耗費的社會成本之間的平衡,值得審慎評估。
盧秀燕市長「歷史就是歷史,當引以為殷鑑」的回應,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思路:無論是保存歷史建築還是更改地名,都應以尊重歷史、汲取教訓為出發點,而非單純的政治算計。
這一立場呼應了國際社會對待納粹集中營等爭議性歷史遺跡的普遍做法,即保存歷史現場,但同時通過教育和反思,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內政部推動中正路改名的政策引發了實際的行政和經濟成本問題。據估計,若新北市全面改路名,將影響超過18萬人,耗費約6000萬元公帑。在當前經濟壓力下,這筆開支是否合理,成為許多地方政府和民眾質疑的焦點。
![]() |
盧市長:「歷史應該被當成殷鑑、必須被尊重,後人不要去清算歷史、做勞民傷財的事。」 |
歷史記憶的處理從來不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需要在多元價值間尋求平衡的複雜課題。江和樹議員的質詢和盧秀燕市長的回應,為台灣社會如何面對複雜歷史記憶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案例。或許,真正的轉型正義不在於抹去歷史痕跡,而在於如何在保存歷史的同時,促進社會的和解與前進。
正如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的保存理念所示,歷史場域的價值在於提醒人們記住過去,以避免悲劇重演。同樣地,無論是帝國糖廠的保存還是中正路的命名爭議,都應該超越單純的意識形態之爭,回歸到如何妥善處理歷史記憶、促進社會和解的本質問題上來。
在這場關於歷史記憶的辯論中,我們或許應該思考:真正的轉型正義是抹去還是記住?是改變還是保存?答案或許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尋找能夠促進社會和解與前進的平衡點。畢竟,歷史的價值不僅在於記住,更在於從中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