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睡前吞下23顆藥! 制度失靈釀危機 醫藥分業刻不容緩 協會籲立即落實醫藥分業、強化藥師把關權!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近日引爆社會關注的一張處方,病患睡前服用23顆藥物,震驚醫界與輿論。此案例不僅凸顯個別醫師濫開藥物的亂象,更赤裸揭露出台灣醫療制度醫藥不分、缺乏監督、用藥安全把關機制失靈的嚴重後果! 這也就是醫藥分業雙軌制的缺點,希望能建立醫藥分業單軌制。 在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專業團隊,藥師不僅是藥物的提供者,也是藥事照護的執行者,更是站在第一線貼近民眾的健康守護者。 其實在古羅馬帝國就已經實行醫藥分業,針對醫師跟藥師或藥品都不能有利害關係、雇傭關係,否則會造成藥物濫用和商業利益的分歧。 本協會嚴正呼籲:應立即強化醫藥分業、賦權藥師把關角色,建立合理、透明的處方監管制度,避免悲劇重演。 一、23顆藥物不是個案,是制度的警鐘 若同時服用8種藥物,100%會產生交互作用,這起事件所引發的關注,不僅是因為藥量驚人,更因它揭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當醫師擁有開藥與售藥雙重權力,缺乏藥師獨立自主的第二道把關,病人將淪為制度漏洞下的受害者。在全民健保與自費醫療交錯的灰色地帶,部分診所開立過量藥物、以藥價差牟利的行為層出不窮,且幾乎無有效監管與懲處。這不只是個案,而是系統性問題的縮影。 二、藥師雙重確認,是用藥安全的關鍵 在完善的醫藥分業制度中,藥師具備專業判斷能力,能對處方進行第二次審核與安全檢查,包含劑量是否過量、藥物間是否交互作用、是否有重複用藥等風險。若病患的「23顆藥物處方」當初能經由藥師審視,問題有機會及早被發現並介入處理。藥師不是多餘的角色,而是民眾用藥安全的守門人。 三、杜絕藥價差扭曲,還病患合理處方權 醫藥不分下的結構性問題,在於部分醫師能透過自費藥品取得藥價差,形成「藥愈多、利潤愈高」的不當誘因。此現象扭曲了處方本應以病人健康為本的初衷。只有全面落實醫藥分業,剝離處方與藥品銷售的利益關係,才能有效遏止濫用藥物的行為。 四、藥師藥事照護,協助病人遠離依賴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