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點閱人次

20155540

❇️《新華報導》網站所有文章在此

顯示更多

🌍 Translate翻譯各國文字

台中交通迎大喜!市政路延伸第2標開工 盧市長:帶動中部產業發展

新華報導網站\報導

台中市民期盼許久的「市政路延伸工程第2標(安和路至環中路)」,在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積極檢討招標內容、努力邀標下,去年底順利決標,今(31)日舉辦開工典禮,將投入逾51億經費,預計115年底完工。市長盧秀燕主持典禮表示,完工後將有效紓解台灣大道、工業區周邊道路車流,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環境,並串聯七期重劃區、工業區,帶動台中產業發展。

盧市長指出,此工程將延伸市政路至工業區,完工後有3大益處。首先,可紓解台灣大道車流壅塞情形;其次,其鄰近台中工業、中科、水湳經貿、精密園區等4大園區,可輔助人流、物流、貨流運輸,有助台中經濟發展;第三,中捷藍線已獲核定,未來興建時勢必會影響台灣大道幹道,而此路則可進行相關配套分擔、替代紓解的目的。

秉持「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完不了工的要完工」精神,盧市長提到,市政路從94年都市計畫即劃定將現行環中路路口西延至工業區,但多年來無法開工,「造價太高、意見分歧、工程困難」為3大主因。不過市府下定決心、非做不可,特別感謝地主成全、議會支持預算、建設局同仁努力,讓這條台中重大的道路得以開闢,先前已開工的第1標工程預計明年第一季可完工,第2標工程則預計115年底完工。

盧市長說明,市政路延伸工程工程造價高昂,工程總經費高達74億,即使中央補助24多億,市府仍須自籌50億,加上全球物價上漲,工期經費可能還會再追加,對地方政府來說財政負擔龐大。此外,當地地主眾多、意見分歧,加上議會也有不同想法,市府還須整合規劃;且其工程工法可謂全國最困難,道路須跨越筏子溪、國道、高鐵等地,如何在同一地基上施工、穿越,相當不易,營建公司採「管冪工法」克服,讓施工期間可維持國道及高鐵暢行。

盧市長分享,台中市3大工程今年將陸續動工,包括今日開工的市政路延伸工程第2標、昨日通過核定的中捷藍線,另等待多年、可含納萬人以上的場館「台中巨蛋」,也已籌措經費完成、計畫完成、招標完成,3月份將迎來開工。她也於現場發送「龍賺大錢」龍年紅包袋,分享喜氣給市民。

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表示,中央透過「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補助市政路延伸工程24億,道路未來可從台中七期連接到台中工業區,不僅帶動台中科技業,也強化精密工業、供應鏈等鏈結節點的交通運輸,節省路程時間成本、帶動產業發展,大幅提升中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吳次長說明,過去七年來,國土署共補助台中市62億元,包含「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共補助31.87億元、「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補助25.57億元,另「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也補助4.48億元,協助完備台中交通系統和人行環境;他也期許未來中央持續與地方攜手努力,共同發展、相互合作,讓市民享有更好的環境和運輸量能。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市政路延伸工程串聯七期重劃區及工業區,是台中的重要道路,所需經費高達74億元,即便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過去104年至107年生活圈計畫補助工程費達70%,也因用地經費龐大,地方預算編列不易,難以推動;盧市長積極發展區域交通建設,深知此案對台中地方發展的重要性,上任後即指示分年編列預算、分段開闢,成功推動工程開工。

陳局長表示,建設局不斷努力與土地所有權人及各方溝通協調,於109年完成第1標用地取得、111年推動第1標(工業區一路至安和路)工程動工,並於去年完成第2標用地取得完成,今日迎來第2標(安和路至環中路)動工。市政路打通後可作為台灣大道替代道路,不但節省繞道時間,也可紓解工業區周邊交通車流;交通便利也可帶動工業區和周邊發展,創造就業人口,吸引世界一流企業來台中工業區生根發展。

建設局說明,市政路延伸第2標(安和路至環中路)全長約1,200公尺,都市計畫寬60公尺,所需總經費約51億2,552萬元 (含工程費31億7,752萬元、用地費19億4,800萬元),預計將於115年底完工。未來市政路全線開通,將串聯七期重劃區及工業區,有效改善工業區交通機能,更可紓解台灣大道、朝馬路、五權西路、向上路車潮,並串聯台中工業區、精密機械園區、中科園區,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環境。

今日典禮,盧市長、副市長王育敏、秘書長黃崇典、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候任立委廖偉翔、羅廷瑋、議員張廖乃綸、陳淑華、朱暖英、黃馨慧、楊大鋐、劉士州均到場關心;議員林祈鋒、陳文政、邱愛珊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留言

盧秀燕執政再獲高民意背書!台中市民75.2%滿意施政 城市幸福指數飆破八成

台中市長盧秀燕施政再創民意高峰!《ETtoday民調雲》最新調查顯示,市民對市府團隊整體施政滿意度達75.2%,九大核心政策更以76.2%平均支持率展現強勁動能。值得注意的是,高達82.9%市民對「居住在台中感到幸福」,創下近年新高,顯見「燕子新政」已成功轉化為市民的日常幸福感。

中捷藍線設計及監造決標 捷運建設進入全面實作期

台中捷運藍線建設再傳捷報!藍線細部設計及監造標案已全數順利決標,標誌工程正式進入全面設計與監造階段。台中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指出,繼BD01標於5月9日完成決標後,BD02與BD03標也分別於5月16日及20日順利決標,將陸續展開細部設計與施工監造作業,為後續土建工程的招標與施作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深化交流!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文那隆拜會 盧市長:積極推動雙邊合作

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文那隆(Executive Director Narong Boonsatheanwong)一行今(20)日拜會台中市政府,由市長盧秀燕親自接待。雙方就經貿合作、觀光美食、文化影視及勞工議題等多項事務進行意見交流、相談甚歡。市長盧秀燕表示,期盼與泰國深化交流,積極推動雙邊合作。

🎉 5/31熱情來襲! 🎉

📣 中信兄弟啦啦隊的貴貴、曼容、怡琪即將在南屯萬和宮登場!🔥 📌 更多活動資訊請上活動官網查詢: 🔗 https://www.sgf3535.tw/2025NAN-TUN/

兌現對市民承諾!東豐快「鯉魚脊背橋」接合 盧市長:東勢石岡段明年通車、縫合山城交通命脈

市長盧秀燕19日出席「鯉魚脊背橋」接合祈福典禮表示,這條道路是市府對民眾的承諾,也是山城地區的重要生命線;全線預計118年完工,屆時可分散省道約45%的車流,提升運輸效率,並帶動沿線觀光與整體區域發展。

中市議會見證水湳重大建設成果! 都建水委員會實地參訪綠美圖、國際會展中心 5/20/2025 01:34:00 下午

台中市議會都發建設水利委員會昨(19)日前往西屯區水湳經貿園區,實地參訪「台中綠美圖」與「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首度完整開箱見證建築成果,深入了解工程進展、設計理念及未來營運規劃。出席議員包括召集人陳淑華、副召集人黃佳恬、林祈烽、邱愛珊、林孟令、林霈涵、張家銨、張芬郁等,以及市議會專門委員范羣彬,市府則由建設局長陳大田、都發局長李正偉、水利局長范世億、文化局長陳佳君及經發局長張峯源等接待,並與議員充分交流意見。

打破開會傳統!建設局會議移師「綠美圖」 親身見證重大建設成果

因應台中國際會展中心與綠美圖即將於今年底陸續啟用,市府建設局今(20)日首度將擴大局務會議移師至全國首座圖書館與美術館共構的地標性建築「綠美圖」舉行。

拚國際觀光!中市觀旅局推溫泉旅遊獎勵 可望吸引逾千名外國旅客沐浴山林

拆除危樓興建停車場 讓清水市區增加停車周轉空間 張清照議長大力爭取 鰲峰山腳有停車空間與綠帶

端午送暖感謝警察辛勞!林霈涵攜手金格黃金珠寶集團致贈粽子 感謝守護社區安全的基層警力

端午節將至,臺中市議員林霈涵今(20)日攜手金格黃金珠寶集團總管理處吳政昌、吳三明經理,致贈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大誠分駐所、文正派出所及水湳派出所共計560顆端午粽子,向平日辛勤執勤、默默守護社區安全的基層員警表達敬意與感謝。

「給孩子一個禮堂計畫」最後一塊拼圖!中市山城5校禮堂聯合動土 盧市長:山線教育建設新里程

提供市民全齡共融及友善無障礙空間 市府持續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

臺中市政府客委會-山城客庄傳習中心開課囉!!

🟧 新華報導網站 最近30天的熱門文章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人事異動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人事異動

盧秀燕市長的風度與態度:引領台中市政的典範

破格拔擢引爆爭議!中山地政主任寶座空降 賴鳴美「直升龍頭」體制內炸鍋

「一龍二鳳」是一個成語 象徵著家庭的興盛和繁榮

114年后里區慶祝母親節暨模範母親表揚活動

五一勞動節將至 中市清潔隊垃圾收運改採「定時定點」

《撥打1966長照服務到你家》

長期照顧是高齡社會中,每個家庭都會面臨到的問題,面對多元的長照需求,衛生福利部自106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積極透過政府與民間機構、團體共同協力建構社區化、普及化與在地化的長照體系,以加速並落實長照2.0政策,實現在地老化政策目標。

🟥 開站以來 點閱人次多的報導

《讀者投訴》掛羊頭賣狗肉 臺中市星光實驗教育機構 違法事件一籮筐

109年5月12日豐原區國豐路二段及豐科路口交通事故說明

賞花燈遊西區 體驗新舊共融人文藝術 打卡古蹟歷史建築

《讀者投訴》地政基層人員逃難潮湧現!!

臺中市政府今日有「重磅」人事異動

原區長的新職務公布了!(更新)

中市議會通過老人健保追加預算 盧市長感謝議會支持 宣布7月起恢復補助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區長等人事異動

《新華報導網站》提供平台不分藍綠、派系,來稿照登。 天天上架新新聞 、點閱率高、影響力大\臺中府會演繹內幕報導盡在新華

社址:臺中市西區精誠路447號7樓之1\信箱:ccs3172@gmail.com\專線:0933 42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