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心靈枷鎖 台中公益觀影,助精神康復者重返社會暖心篇章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為積極推動精神康復者「去汙名化」,並促進其融入社區生活,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於今(24)日,在大魯閣新時代威秀影城盛大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精神病病人社區服務新興及創新方案」公益電影欣賞活動。此次活動匯集了來自全市各精神復健機構及精神護理之家的病友與家屬,近350人齊聚一堂,共同觀賞了溫馨感人的電影《少年與狗》,期盼透過這份共享的觀影經驗,不僅能拉近家屬與康復者之間的情感距離,增進彼此的連結,更能鼓勵病友們勇敢走出機構,重新擁抱社會。
![]() |
活動照片 |
台中市衛生局指出,截至今年五月,台中市登記在案的精神康復者人數約為7,226人。為提供更完善的復健服務,市府近年來積極推動社區式照護模式,目前已設立25家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可提供高達1,020人次的服務量能;此外,還有12家住宿型機構及3家精神護理之家,分別提供734床與230床的收容量。這些多元化的服務網絡,正逐步為精神康復者建構一個全方位的支持系統,協助他們在康復的道路上獲得適切的照護與支持。
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此次公益觀影活動特別選映的電影《少年與狗》,改編自榮獲日本直木賞的同名小說。這部電影講述了一隻名叫「多聞」的忠犬,為了履行與生命中重要之人的約定,毅然展開了一段橫跨3,000公里、歷時五年的漫長旅程。在旅途中,多聞與不同人生階段、身處困境的人們相遇,牠以最真摯的陪伴,溫暖地撫慰了彼此心中的傷痕與心靈。活動現場,一位來自復健機構、化名小美的參與者感動地表示,她每年都非常期待能參加市府舉辦的公益關懷電影院活動,並衷心感謝衛生局對病友們的用心陪伴,同時也期盼未來能持續參與這類富有意義的活動。
![]() |
邱副局長致詞 |
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表示,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精神康復者,只要能接受穩定治療並獲得妥善的支持,都能夠成功重返社會,過上正常的生活。他強調,社會大眾應當重新認識精神疾病與精神康復者,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接納,這才是真正落實「去汙名化」的關鍵。曾局長也提及,台中市政府持續為精神康復者提供多項支持資源,其中包括針對弱勢族群的就醫補助、住宿式機構使用者補助,以及定點心理諮詢服務等。民眾若有相關需求,可撥打衛生局心理健康科專線04-25155148,或至衛生局官方網站(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查詢更多資訊。
今日的公益觀影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病友與家屬的參與,更有多位重要嘉賓到場共襄盛舉,包括衛生局副局長邱惠慈、台中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譚慧蘭、社團法人台中市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湯孟玲、社團法人台中市心樂活關懷協會理事長王淑珠,以及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兼職教授魏麗敏等,共同見證了這場充滿愛與關懷的盛會。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