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出汗多還是少?這個答案讓你大吃一驚!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在炎熱的夏天,常有人觀察到自己一動就汗流浹背,而有人卻幾乎不出汗。有些人認為出汗多代表身體虛弱,這是真的嗎?其實並非如此。出汗的多寡主要受到個人體質、遺傳、環境、穿著以及運動量等多重因素影響。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出汗多與少都是正常的個體差異,並不代表身體虛弱。
中醫認為,適當的「養生汗」對身體有益。出汗可以幫助排除濕氣,促進新陳代謝,尤其在酷熱的季節,更應鼓勵主動出汗。透過制定出汗計劃,如關掉空調、曬曬太陽、做些簡單的運動,能幫助身體恢復自然的排汗能力。飲用溫水、進行舒展運動,都能促使毛孔打開,自然排汗。
出汗不僅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更是健康的象徵。尤其在夏天,出汗能幫助散濕,避免濕氣成為疾病的根源。出汗能加快新陳代謝,還能清心火,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
然而,出汗也有需要注意的情況。甲狀腺亢進症患者會因新陳代謝旺盛而大量出汗,甚至在不動時也會出汗。糖尿病患者則需留意血糖變化,血糖過低時會伴隨大量出汗、面色蒼白等症狀。中暑時,則會出現持續大量出汗、體溫升高、頭暈噁心等現象,這時需立即采取措施。
當出汗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建議少量多次飲用,避免冷飲刺激腸胃。洗澡時,最好等汗水幹了再用溫水洗澡,水溫控制在35°C到40°C之間,以避免血管收縮或擴張影響身體散熱。飲食方面,出汗較多時,應多吃含鈣、鉀豐富的食物,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營養。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