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小來遺址以及牛罵頭遺址的文物,讓民眾有機會真正瞭解先民的居住及生活歷史
記者黃登洲\報導
市議員李中今(31)日要求文化局比照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儘速針對廣達16公頃的十三期麻糍埔遺址公園思考興建考古博物館先行計畫,除了容納在地的牛罵頭、營埔還有番子園文化遺物,還可以考量收納小來遺址以及牛罵頭遺址的文物,讓民眾有機會真正瞭解先民的居住及生活歷史。
李中表示,十三期麻糍埔遺址面積廣達16公頃,內含一千到三千年前的牛罵頭、營埔還有番子園文化遺物,如果都埋在地底下,民眾根本無從感受先人的存在。當初小來遺址、清水鰲峰山牛罵頭遺址被發現後,目前都是現地保留,但文化局只在現場立幾個告示牌,或者把挖出來的一些文物裝在簍子裡面,民眾根本無法實際感受先人的文化與實際生活,不利於文化傳承與推展。
李中指出,新北市當初在八里挖到大坌坑遺址後,經過向中央爭取蓋了十三行博物館,開館後每年約有11萬餘參觀人次,不僅能帶給市庫收入,還能透過展示及講故事的方式,讓11萬人有機會獲得相關的文化知識,這才能跟上現代的文化創意傳遞模式。
李中說,文化局除了可以寫計畫向中央爭取國家博物館外,也可積極透過7期與13期重劃基金,先啟動可行性研究,徵納地方與文化從業人員的意見,麻糍埔遺址公園將不會只是個單調的大面積公園,而會讓台中未來有新的考古文創亮點。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