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點閱人次

❇️《新華報導》網站所有文章在此

顯示更多

🌍 Translate翻譯各國文字

大同國 ・小花園 食農教育中 扎根社區防災意識-專訪樸門綠色戰士的推廣者 馮雅蕾

曾彥霖\文、圖

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來到共好生活合作社,走道空間盆栽巧妙地在都市空間中營造一種綠意盎然的叢林感~這裡是樸門綠色戰士理念的推廣者,馮雅蕾老師的永續生活教育基地,馮老師和共好生活的夥伴們,長期推動校園碳耕計畫與樸門社區防災理念,在臺中國小、大同國小、大智國小、文華高中等,進行了一系列結合校園與社區鄰里的環境教育,並且在2018年國際花博展當中,位於后里森林園區的永續家園四口之家,其中飲食花園設計執行的正是馮雅蕾老師及共好生活團隊,四口之家融合國內推動生態家園的幾個團隊一起合作,示範了人與自然共好的生活模式,並創下連續獲得五項國際獎項的佳績,包括全球設計人夢寐以求的2019德國iF設計獎、2018美國建築大師榮譽獎、2018倫敦設計銀獎、2018紐約設計銀獎、2018美國IDA設計銅獎。

因為訪談時,剛好是胭花颱風颱風尾剛離開不久,因此我主動把話題帶到防災教育。

問:「老師我看到您最近在臉書、以及在群組不斷大聲疾呼防災與環境意識的重要性,這種呼籲與力道超出一般靈性與綠色工作者許多...」

答:「是的,(氣候極化的災難)這個已經是迫切而且將會越來越頻繁發生的,我們必須採取行動,而且是更加明確的環境意識主體的行動。2014年菲律賓海燕風災,樸門綠色戰士的倡議者Steve Cran在當地指導民眾自立與災後重建,由於臺灣也是海島型國家,面臨各種氣候災難的風險也不小,所以花蓮樸門永續設計協會趁機會邀請Steve Cran來臺灣開設綠色戰士工作坊,我當時排除萬難參加培訓,成為臺灣第一批綠色戰士。當時,我本來是一個擔憂孩子在地球生存環境的母親,上完課程之後,我意識到擁有知識技能讓我不再惶恐未來的不確定性,反而擁有力量可以進行改變的行動,老師問我們要怎樣幫助自己的國家,我說我要在都市搶人、搶地、推動意識覺醒,把人與土地的環境意識找回來,我承諾給未來世代更好的世界...」

馮老師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從一個擔憂孩子未來的母親,在樸門綠色戰士的訓練過程中,體察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在樸門永續設計實作訓練中自我賦能,並且從一個標準都市上班族,在課程結束後,成為綠色環境工作者的過程。

Permaculture Design樸門永續設計強調觀察大自然的運作法則,透過巧妙的生態設計方法,應用於人類的日常生活,如:食物森林、生態菜園、自然建築、污水淨化循環…等永續設計,其核心價值為「照顧人、照顧地球、分享多餘」,目標為「師法自然,設計與維護一個具有生產力的人為生態系統」。

樸門綠色戰士即是運用樸門設計在災前建立永續的自給自足安全社區、災後快速建置避難居所及淨水、能源、衛生設施,並生產自給自足的安全食物,強調以實際行動來因應地球氣候變遷可能引發的問題。

有關於災後重建的最大迷思是-急難期過後,災區太過依賴救濟物品,因此,幫助災區儘快重建自給自足及食物安全系統是非常重要的。樸門綠色戰士是協助居民利用當地資源來建立他們的社區,所以成效顯著,居民也能因此脫離貧窮。

綠色戰士的目標在於先培訓一批在地居民成為教導者,建立起一個示範成果來激勵其他社區居民,藉此來訓練其他人,這樣的成果,因為是在地民眾的自發力量與社區鄰里互助組織,也可避免災害重建過程中,地方政府貪腐或者行政效率低落的問題,同時改造在地社區的生活模式,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

接著我把問題放到綠色戰士概念,在看待防疫工作時的思考(因為災難過後通常伴隨疾病與瘟疫,我希望從訪談中,得到原則性、指示性的概念)

老師從最近疫情開始分享起:(染疫人數)降到個位數是令人一則喜一則憂,喜的是大家會暫時放下不必要的恐懼及負面的能量;憂的是這樣人類還不夠時間能正確理解到,要改變的是整個生活模式和技術治理系統,而不是趕快恢復以往“正常的生活”,這樣“正常的生活”如果正常的話,就不會衍生這麼多環境和社會問題...

要真正去思考如何改變及行動,否則生態繼續的惡化,帶來的不只是超級病毒或細菌威脅,「極端氣候加劇」和「生物多樣性崩潰 才是不可收拾的大問題!

反思我們現在的文明,在所有氣候災變中,就像是蓋在順向坡的城市,每一次震盪,就會滑落一部份的設施,然後人們還以為可以一次又一次撐過去,然而地球已經不允許我們再這樣了!

過度破壞環境生態、在有限的資源下進行無限經濟成長的經濟系統遲早會崩毀,這只是一種淘汰不適合的舊有系統的過程,但只要足夠多的人團結起來,共創一種禮物經濟、互助交流資源的生活模式,人類其實不需要依賴金錢經濟這樣的人為體制,只有無條件給予、互助支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世界才能從資本主義建構的遊戲規則中解放,所以我現在想要進行中的家園聚落聯盟計畫,想要做的就是建立於互信基礎的互助模式!

當解放了知識技能,讓人人拿回能力,有能力並互助,可以不需要那麼依賴資本!

在大環境問題的驅使下,自私的人們已經無法再獨善其身了,全體人類都是命運共同體,而良善的力量要積極出來合作,一起在這個關鍵時期共同努力,帶起新文明的希望!為了推動新時代新文明,很值得做,再努力!

留言

《市政回顧 》盧市長深情鞠躬感謝捷運通車典禮辛勤同仁 展現貼心領導風範

2021年4月25日上午11時,臺中捷運通車典禮圓滿落幕,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矚目的盛事。典禮結束後,盧市長親自走向服務同仁的帳棚,深情鞠躬,向所有籌備與服務人員表達最誠摯的感謝。她的動作傳遞出對同仁們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與敬意,彰顯出市長對基層員工的深厚關懷。

「給孩子一個禮堂」再+ 1!太平區四校新建活動中心聯合動土 盧市長:完善孩子學習場域

「再窮都不能窮教育!」盧市長表示,台中是全國第二大城市,但過去原台中縣因經費有限,許多學校缺乏禮堂,影響孩子的學習環境。因此市府編列逾24億元預算,協助25所學校興建禮堂;今日動工的四所學校中,光隆國小創校已95年,卻始終沒有禮堂,未來完工後,即使天候不佳也能順利辦理活動。盧市長也感謝在地民意代表們的支持、教育局、學校團隊、建築師事務所與營造公司的努力,盼工程如期如質完成,讓孩子擁有更完善的學習場域。

中市建設局「漫步台中、遇見幸福」論壇今登場! 國內外專家齊聚引領人本友善環境新潮流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今(25)日在新市政大樓四樓集會堂舉辦「2025台中市道路人本環境政策發展論壇—漫步台中、遇見幸福」,秘書長黃崇典代表市長盧秀燕主持開幕式並表示,盧市長高度重視行人安全,市府積極優化人本交通環境,推動市區及校園周邊人行道的改善與建設,致力打造「友善行人之都」。此次論壇除頒發首屆全國學生競圖獎項,並邀集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舉辦四場專題講座,帶來豐富的人本交通知識與經驗交流,推動台中與國際接軌。

中捷紅線(崇德豐原線)可行性研究決標 最快明年提報中央審議

中捷紅線(崇德豐原線)是台中市中期路網優先推動路線之一,台中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說明,中捷紅線(崇德豐原線)可行性研究技術服務採購案於今年4月7日完成評選作業,並於今(24)日公告決標,由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得標。

盧秀燕市長的風度與態度:引領台中市政的典範

徐瑄灃議員關注美國農畜產品零關稅影響 並為潭子農民請願

清除易燃植栽的具體作為,才能有效因應極端氣候下頻繁發生的山林火警

公園及行道樹數量六都第一!盧市長:公私合作打造更宜居城市

市民力挺!中市「物調券」活動滿意度、認同促進消費均破8成肯定

台中市政府連續2年成功推動「物調券大放送」活動,回顧去(113)年於各大市場、夜市、商圈百處場域發放2波共70萬份、創造超過1.4億元商機,不僅刺激買氣,也使民眾與商家樂享雙贏。

中市大肚山粉紅公路即將完工 與藍色公路相輝映 建設局打造浪漫粉藍項鍊

萬物皆漲!台中市議員們向市長爭取鄰長交通補助費提高到3000元

台中市議會21日進行民政業務質詢,台中市議員黃佳恬、楊大鋐、陳文政、邱愛珊、林昊佑、楊啓邦、吳建德為鄰長爭取福利,針對鄰長交通補助費何時調漲表示關切。呼籲民政局正視基層辛勞,爭取將交通補助費提高到3000元,肯定鄰長為民服務。

臺中市議會第4屆第5次定期會 教育文化委員會 業務質詢順序表

大豆智慧農業華麗上路?農民補助卻悄悄縮水!

逾30年舊廳舍空間再造!中市外埔戶所及調解委員會嶄新進駐 民政局長:打造多功能場域

打造「鐵道經濟示範區」 ! 江啟臣辦會勘 盼改善臺中高鐵特區交通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長期關心「臺中高鐵特區」周圍交通問題,除要求交通部規劃「國道一號新增匝道銜接高鐵特區」,也要求臺中市政府增加平面聯絡道路,希望透過車輛分流、道路車流引導,盼改善臺中高鐵特區交通。

《114.04.08修正版 》第4屆第5次定期會議事日程表

《最新修正版》:臺中市議會第4屆第5次定期會議事日程表

熱鬧過後誰受益? 陳雅惠等批慶典經濟淪數字門面 籲市府落實成效公開

捷運藍線替代道路現形! 市政路延伸第1標工程5月將通車

《撥打1966長照服務到你家》

長期照顧是高齡社會中,每個家庭都會面臨到的問題,面對多元的長照需求,衛生福利部自106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積極透過政府與民間機構、團體共同協力建構社區化、普及化與在地化的長照體系,以加速並落實長照2.0政策,實現在地老化政策目標。

臺中市政府客委會-山城客庄傳習中心開課囉!!

首部曲就是【#客語世界咖啡館-#關心客家大小事】是咖啡+腦力激盪的全新推出,我們邀請到東勢在地的咖啡師-梧賴咖啡Frank賴沛,教授大家咖啡知識,然後利用品咖啡的時間來看見我們的客庄、討論我們客庄的大小事,精彩可期,遽據來報名囉!

🟧 新華報導網站 最近30天的熱門文章

乙巳年「大甲媽」遶境進香4/4起駕 盧市長今赴全台最大起駕宴:祈求國泰民安

盧秀燕市長的風度與態度:引領台中市政的典範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人事異動(04\16)

《讀者來函 》告訴你一件2025年開春第一大笑話

市議員林霈涵的媽媽林張久美 今天凌晨逝世,享壽83歲

台中再添新航線!星宇航空開航「台中-神戶」 觀旅局:帶領遊客感受幸福城市

《人事報導》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人事異動

清明連假倒垃圾看這裡!中市4/3正常收運、清明節定時定點收運

掌握趨勢、精準就業! 中市勞工局4月份邀60家企業提供超過4,000個職缺

🟥 開站以來 點閱人次多的報導

《讀者投訴》掛羊頭賣狗肉 臺中市星光實驗教育機構 違法事件一籮筐

109年5月12日豐原區國豐路二段及豐科路口交通事故說明

賞花燈遊西區 體驗新舊共融人文藝術 打卡古蹟歷史建築

《讀者投訴》地政基層人員逃難潮湧現!!

臺中市政府今日有「重磅」人事異動

原區長的新職務公布了!(更新)

中市議會通過老人健保追加預算 盧市長感謝議會支持 宣布7月起恢復補助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區長等人事異動

114年2月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3月啟動,鼓勵企業網路填報更便捷!

114年2月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將於3月1日正式展開,為期1個月。本調查由行政院主計總處統籌規劃,並由市政府主計處及各區公所執行,主要蒐集各行業經常性薪資調整情形、非薪資報酬支付狀況、受僱員工人數與人員進退、網路銷售情形、職位空缺及僱用條件等重要統計數據。

《新華報導網站》提供平台不分藍綠、派系,來稿照登。 天天上架新新聞 、點閱率高、影響力大\臺中府會演繹內幕報導盡在新華

社址:臺中市西區精誠路447號7樓之1\信箱:ccs3172@gmail.com\專線:0933 42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