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台中市全年總薪資平均數僅63.6萬元,在六都中敬陪末座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今日(24日)台中市議會財政經濟質詢中,市議員王立任、張玉嬿、黃守達與謝志忠共同指出,台中市長年被視為中台灣的經濟重鎮,消費力在全國數一數二、房地產與百貨業蓬勃發展,但實際上市民的薪資水準卻嚴重落後。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2023年台中市全年總薪資平均數僅63.6萬元,不僅在六都中敬陪末座,甚至低於雲林與苗栗等非直轄縣市。
王立任議員指出,全球經濟正加速進入由AI科技、半導體與綠能產業主導的新時代,全台有許多的企業預計在2025年進行調薪,尤其在高科技的產業中,薪資成長更為顯著。對此,台中市產業結構急迫的需要轉型,否則以台中的現況,無法快速的接軌新時代的產業趨勢,更無法提供台中年輕人理想的就業環境。
王立任議員質疑市府,台中市2023年全年總薪資平均數僅63.6萬元,甚至低於雲林的64.6萬和苗栗的71.7萬元,台中在全球產業快速變革的同時,市府應該要儘速推動產業轉型,此外台中購物節近年經費高達3.5億元,與其市府年年砸錢辦台中購物節,是否更應將這筆3.5億的預算或利用其他科目,拿來協助傳統產業升級、推動新創產業、培育人才,比起台中購物節,這才是真正能夠解決台中薪資六都倒數的狀況。
謝志忠表示,台中市企業雇用員工全年總薪資平均數,108到112年,連續五年,不僅在六都敬陪末座,甚至低於雲林、苗栗、新竹縣市,凸顯薪資與產業結構息息相關。他再舉經濟部統計數,從111年至113年,台中市工廠歇業家數不但逐年增加,且年年比工廠新登記家數還多,可見台中市的產業結構,確實有檢討的必要。強烈要求經發局應正視問題,提出具體解決辦法,提升產業競爭力,有效改善本市長期低薪的困境。
王立任、張玉嬿、黃守達、謝志忠議員共同呼籲,若市府不正視薪資長年倒數的警訊,繼續以自我感覺良好的宜居城市自稱,包裝經濟政績,不僅無法根本的改善勞工低薪處境,更可能讓台中在下一波全球產業競爭中徹底被邊緣化,因此要求經發局提出具體對策、持續推動產業轉型。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