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消防局建構全方位急救網絡 OHCA急救成功率突破四成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政府消防局近年持續深化緊急救護能量,結合科技、制度與人力全面升級,展現卓越成果。根據統計,自108年至114年5月止,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急救成功率由22.38%提升至40.02%,顯示台中市在提升急救效率與品質方面成效顯著。
![]() |
全面使用到院前預通知系統取代無線電回報 |
消防局說明,目前台中市所有線上救護車已全面配置高階救護裝備,包括自動心肺復甦機、自動(給氧)甦醒器、電動骨內針、潮氣末二氧化碳偵測器、影像式喉頭鏡與12導程心電圖機等,搭配EMT-P專業運用,有效強化OHCA與急重症處置能力。
在制度面,消防局自112年起全面推動到院前預通知系統,由救護人員即時通報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重症患者資訊,使醫療端得以提前準備急救流程。112至113年間,已成功通報腦中風1,507人、心肌梗塞146人,平均爭取10至15分鐘的搶救時間。
此外,消防局主導建置QR Code病患資料掃描系統,由全市22家急救責任醫院配合執行。病患送至急診後,救護人員透過勤務平板掃描醫院端產製的QR Code,即可迅速代入病患資料與在院測得生理數據,大幅提升交接效率並縮短留院時間,提升後續執勤效能。
![]() |
114年高級救護救護技術員開訓 |
消防局指出,為整合院前與院後評估標準,消防局同步首創參照衛福部「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制定並全面採用「台中市政府消防局到院前五級檢傷基準」,統一病患危急程度描述標準。此一作法結合雲端作業系統之「到院前預通知功能」,已全面取代傳統無線電回報模式,讓急診室可提早掌握病況,減輕指揮中心話務負擔,派遣人員也能專注處理危急案件。
為提升實務成效,消防局自112年12月1日起於市區試辦「雙軌派遣」制度:當報案人通報疑似危及生命情況時,指揮中心除了派遣一般救護車,也同步派遣由2名EMT-P組成的專責救護隊前往現場,分進合擊,及時實施高級救命術。此制度可望提升重大案件存活率,未來將視人力狀況逐步擴大至豐原、屯區等人口密集地區。
![]() |
醫院端產出QR_CODE供消防局代入患者到院後生命徵象功能 |
盧市長日前也在道安會報上表示,市府結合制度創新、科技應用與專業人力,持續打造智慧急救網絡,讓台中市民在關鍵時刻獲得最即時、最高效的生命守護。
消防局強調,未來將持續強化跨機構資訊整合、數據管理與行動設備應用,並配合衛生局推動公共AED設置及市民急救教育,擴大CPR+AED課程推廣,實現「全民會急救、處處能急救」的願景。並將秉持「效率、精準、專業」核心精神,穩健推動制度升級、裝備現代化與人力優化,朝向全國急救示範城市目標邁進,全力守護市民生命安全。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