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地檢署終結偽造選舉提議名冊案,涉案人數高達數千,民主基礎遭嚴重挑戰!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臺北地檢署今日宣布偵查終結,涉及多名被告的偽造文書案件正式進入法律程序。根據調查結果,黃呂O茹等五人因行使偽造私文書及非法利用個人資料,已經依法提起公訴。另有三人因證據不足,獲得緩起訴處分,須在一年內支付罰金並參加法治教育。還有多名黨部志工則因未能證明參與事實,獲得不起訴處分。
案件的核心事實揭示,黃呂O茹作為國O黨臺北市黨部的最高負責人,於民國114年初策劃一系列罷免行動。她與黨內高層合作,偽造大量提議人名冊,數量高達數千份,偽造比率超過九成,嚴重損害選舉與罷免的公正性。這些名冊不僅涉及黨員資料,還包括選民個人資訊,並被用於申請罷免案,意圖操控選舉結果。
調查指出,偽造行為由多名志工協同完成,他們在國O黨臺北市黨部內,依照指示抄寫、裝箱,偽造比例高達九四至九六%。更令人震驚的是,部分提議人名冊的簽名疑似冒名簽署,甚至有人在提議日前已經死亡,明顯違反法律規定。這些資料經由不法手段取得,並用於申請罷免,嚴重威脅民主制度的正常運作。
檢方強調,這些行為不僅僅是私人的文書造假,更是對國家憲法所保障的選舉與罷免權的嚴重侵犯。若此類偽造行為得逞,可能導致整個民主選舉制度崩壞,影響國家政治的穩定與公民權利的行使。檢察官呼籲,依法追究涉案人責任,並提醒相關單位加強監管,防止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此案的調查過程中,警方還發現多份提議人名冊的筆跡高度相似,存在大量重複與冒名簽署現象。經過比對,偽造提議人數高達九成以上,明顯違反選罷法規定,對於選舉的公正性造成嚴重破壞。檢方已將案件送交法院,等待進一步的審判與裁決。
這起案件彰顯出在民主制度下,任何試圖操控選舉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追究。法律的威嚴與民主的價值,必須共同守護,才能確保國家政治的清明與公正。未來,相關單位將持續追蹤此案進展,並呼籲全民共同維護選舉的純潔性。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