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父公司遭爆「海關登記」掀波,藍綠攻防認知戰!
新華報導\1987創刊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的父親所經營的「兆億有限公司」,近日捲入與中國大陸商業往來的爭議,國民黨9日召開記者會,指控沈父公司在中國海關登記時竟使用「中國台灣」名義,質疑沈伯洋「抗中保台」立場的「雙重標準」。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沈伯洋則反擊,認為這是中國大陸一貫的「認知作戰」手法,並暗指國民黨為「在地協力者」,藍綠之間再度掀起一場激烈的輿論攻防戰。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在記者會中火力全開,援引中國大陸海關總署(GACC)官方網站的資料,直指「兆億有限公司」赫然以「中國台灣」的名義進行登記。凌濤質疑,沈伯洋素來以「抗中保台」的旗手自居,如今其父公司卻出現如此敏感的登記名稱,兩者之間顯然存在矛盾,要求沈伯洋釐清「究竟哪一個才是他的真心話?」這項指控無疑直指沈伯洋政治立場的核心,試圖動搖其在「抗中」議題上的正當性。
面對國民黨的猛烈攻勢,沈伯洋於中午迅速做出回應,他表示,看到登記資料就「大驚小怪」,這樣的邏輯實在「不知從何說起」。沈伯洋解釋,家中本就是從事中南美地區進出口貿易的台商,國民黨所謂「發現」有進出口紀錄,不過是在炒作常態性的商業活動。他強調,中國大陸對台灣企業的登記名稱,向來有其既定操作模式,並非個別公司的選擇,試圖將爭議導向中國大陸的政治操作層面。
沈伯洋進一步指出,日前已有媒體揭露中國大陸對他進行「系統性攻擊」的報導,而國民黨在相關報導曝光後便立即召開記者會「響應」,他直言「誰是協力者,這樣的反應已經很明顯。」此番言論,無疑將國民黨的質疑與中國大陸的「認知作戰」連結,暗示國民黨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在地協力者」的角色,試圖將政治攻防提升至國家安全層次。
沈伯洋呼籲社會大眾,必須認清中國大陸透過資訊操控和輿論戰進行滲透的手段只會「愈演愈烈」,不應輕信這些被「包裝過」的政治攻擊。這場由沈伯洋父親公司登記名稱所引發的爭議,不僅是藍綠兩黨之間的政治角力,更是一場關於「抗中保台」論述與「認知作戰」手法辨識的輿論戰。隨著2024總統大選逼近,類似的政治攻防與資訊戰恐將層出不窮,考驗著台灣社會的判斷力與韌性。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