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墨海30載「第一次」來臺中 黃淑卿「山海樂未央」個展
鄭建勳\臺中報導
「著墨山林,繾綣海洋」,鳥名「黃鸝」的墨彩家黃淑卿「山海樂未央」個展,即日起至4月26日在大墩文化中心展出。此次展出作品從2004年至今,蓄積20年的畫功,運用獨特的繪畫語彙,詮釋「山林原民」,聚焦「海天遊蹤」,描述「古雅建築」。開幕活動於4月1日下午三時,歡迎各界藝文同好蒞臨,共享山海樂遊之美。
文化局表示,黃淑卿來自汐止南方的社后,因為熱愛賞鳥,將自己取名為「社后黃鸝」,展出作品不論是海天遊蹤、山林原民或是古雅建築系列,都有賞鳥人的宏觀視野和微距觀察。也因此,她在著墨山海中對於金門情有獨鍾,除了金門是賞鳥聖地,追鳥外也迷戀金門的古厝聚落,將其中特殊的燕尾、馬背和風獅爺意象表現出來。
此外,她的父親是823老兵,曾經目睹戰爭的殘酷,誓言不再踏上金門土地,為了記錄父親的生命軌跡,黃淑卿在〈浯島三韻〉三連幅作品中有一個酒瓶結,因為父親在臺北酒廠工作一輩子,就是綁酒瓶結,藉此鏈結父女的足跡。〈浯島三韻〉是黃淑卿獨具一格的經典佳作,除了父女親情的寓意外,畫面中張飛布袋戲偶與風獅爺並置,乍看之下,有些突兀矛盾;仔細端詳,會發現怒目圓睜、勇武無比是二者的共相,矛盾之中,又呈顯和諧,是黃淑卿作品的一大特色。
黃淑卿表示,拿筆畫畫是小時候一個懵懂、涉世未深的夢想,長大後成為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從事墨彩創作逾40年,第一次南下臺中個展,「以畫會友」。本次展出三個系列各有代表作品,「山林原民」以原生意象為核心,代表作品有〈彩虹橋意象〉、〈共舞〉、〈飛魚與貓頭鷹〉、〈深雕淺銼記平生〉、〈七彩岩壁〉等。「海天遊蹤」富涵對話性與律動性,代表作品有〈飄落〉、〈幽山靜水〉、〈合歡溪古道〉、〈海波浪湧〉、〈老梅春風綠石槽〉等。「古雅建築」代表作品有〈浯島三韻〉、〈燕尾與戴勝〉、〈大溪老街〉、〈石碇老街〉和〈煜煜神殿憶大師〉等。
大地藏無盡,琳瑯滿目的視覺經驗,黃淑卿總是能從中擷選關鍵元素,轉化成扣人心弦的作品。期盼創作的道路,不是千山獨行;召喚更多的同好參與藝術盛事。更多展覽資訊請至中心官網(https://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查詢。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