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臺中市原住民市議員選舉初探
鄭杰\臺中報導
臺中市平地原住民市議員應選1席,本屆由黃仁市議員當選,黃仁要服務全臺中市選民,雖名曰「臺中市第15選區」,但足跡要踏遍全中市。
2018年「臺中市第15選區」選舉結果製作表格,讓讀者一目了然。
當年選舉人數為9211、投票數(投票率)5211(56.57%);有效票(比率):5062(97.14%);無效票(比率):149(2.86%)
選舉結果如下:
2022年現任市議員(阿美族\國民黨)將尋求蟬聯。
洪志明(阿美族\國民黨;父親洪金福是親民黨、前任平地原住民議員)逢甲大學商學系博士生,已婚育有一子,娶妻平地人財力頗豐,在七期開設西式餐廳。
吳建德(阿美族)養父是吳顯森超黨派聯盟、國民黨現任潭雅神選區市議員,曾任大雅鄉長,地方實力與財力雄厚。吳顯森將採取「一魚兩吃」戰略,除交棒給長子吳呈賢參選吳顯森選區外,養子85年次的吳建德將被推上擂臺,參選台中市平地原住民議員。
吳顯森議員與第17選區現任山地原住民市議員朱元宏,在台中市議會同組超黨派聯盟,關係甚篤,據悉,朱元宏基於戰友需求,二話不說、理所當然要親自帶著吳建德,勤跑、出席原住民各項活動,刷存在感、增加曝光率。
台中市花東新村、自強新村居民多為花東地區阿美族人,是黃仁市議員的票倉,不過,吳顯森與吳建德父子試圖拔樁黃仁在2個新村的票源。
據了解,吳顯森為求「養子」吳建德順利當選平地原住民議員,對於有意參選者及樁腳,已進行協調。其中有2018年選戰中表現不俗的江愛珍,由她在原民活動參與度興致遽減已不若往年中應可窺之一二。
前魯凱族的原住民市議員溫建華目前專任族群委員,參選議員已然不高。
另外,臺中市山地原住民議員原為1席名額,現改為2席、分成2個選區各選1席,本屆山地原住民市議員由林榮進、朱元宏當選。
「臺中市第十六選舉區」含括:和平區、大甲區、大安區、外埔區、清水區、豐原區、后里區、神岡區、大雅區、潭子區、東勢區、石岡區、新社區,應選出名額1席
2018年選舉結果資料如下:
1、選舉人數:6494
2、投票數(投票率)4494(69.20%)
3、有效票(比率)4340(96.57%),無效票(比率)154(3.43%)
4、選舉結果:國民黨提名現任議員林榮進,僅以些微80票險勝無黨籍黃永光。
現任議員林榮進在2018年競選連任時,對外宣稱是最後一任了,不在競選下屆(2022年)山地原住民議員,原本將由堂弟、市府原民會林益陸主委之子接棒,但當事人並無意願。據了解,林益陸主委極可能由第17選區改戰第16選區,接棒堂兄林榮進;另由林榮進或家族中人續任原民會主委。
林益陸2018年敗選後,盧市長聘派擔任原民會主委,林主委施政重點即以和地區為重點,該區原住民人口數僅佔全市12%。另外,林榮進、林益陸對於朱元宏議員相對高配合度,其目的就在使朱元宏議員不在和平地區支持黃永光或其他人參選,為林家在第16選區議員選舉鋪路,以延續家族在和平地區政治影響力。
2020年山原立委選舉中,孔文吉得票銳減,係唯一當選男性及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此次「刪Q」罷免戰中被爆為「零提案」立委,2024連任之途艱辛應可預期。據悉,林益陸、林榮進及孔文吉立委,110年曾就2022年議員及2024年選舉一事相約餐敘溝通,研商雙方互相拉抬與結盟的策略。
至於在2017年第16選區山原議員選舉中表現亮眼的黃永光,能否再獲得無黨籍朱元宏議員的奧援,開出亮麗選舉成績、挑戰成功,打破林氏家族長期壟斷和平地區原住民政治資源現況?則有待觀察。
此外,無黨籍劉新仁目前擔任民進黨山原立「法委員伍麗華中部辦公室」主任,有意參選2022年16選區山原議員,是否能以無黨籍結合藍營以外資源,打破原住民藍營「鐵板」現狀,值得觀察。
臺中市第十七選舉區含括:梧棲區、沙鹿區、龍井區、大肚區、烏日區、西屯區、南屯區、北屯區、北區、中區、西區、東區、南區、太平區、大里區、霧峰區,應選出1席名額。
2018年選舉結果資料如下:
1、選舉人數:6742
2、投票數(投票率)4068(60.34%)
3、有效票(比率)3944(96.95%),無效票(比率):124(3.05%)
4、選舉結果:
現任17選區山地原住民議員朱元宏整體選情看好,並布局建構一手掌控原住民議員席次意向明顯,以吳建德參選平地原住民議員(第15選區)、黃永光或林益陸參選山地原住民議員(第16選區)及朱元宏親征蟬聯山地原住民議員(第17選區),以掌控全部3席原住民議員的意圖與實力展現,底子深厚才有本事向國民黨叫板。朱元宏累積實力亦有可能於2022年在第17選區禮讓議員位子,在2024年立法委員選舉中代表國民黨參加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屆時受影響最大者非現任立委孔文吉莫屬。
臺中市原民會高層(不分藍綠),對於朱元宏議員的提案都予以配合,造成「朱黨」羽翼漸豐、勢力漸長,林榮進與林益陸已倒向朱元宏,以藉借其勢力讓家族政治生涯得以延續。
柯靜志長期擔任高金素梅委員助理,因高金委員與林榮進交好,柯靜志僅得避開林榮進選區,參選第17選區;柯參選人長期深耕族人服務,但缺乏政治上奧援,因此選情尚待努力。
另外,邱孟鈴、蔣正仁等2人,目前尚未有參選實際動作,選舉意向不明。
總結:林榮進、林益陸一方面配合朱元宏議員建設預算需要,一方面又與孔文吉立委私下結盟,企圖二面討好,延續家族日漸衰微政治實力。
朱元宏議員布局建構以其為中心-市議會原住民黨團(吳建德、黃永光或林益陸、朱元宏),帶職參選2024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
國民黨仍自覺原住民是深深深藍「鐵板」一塊,民進黨為能在台中市原住民選舉中破零,選擇與無黨籍參選人合作;以台中市3位現任原住民市議員年歲皆超過60歲,各黨派皆未培育原住民族中生代或新世代政治人才,在老駑長期掌控臺中市原住民政治資源,政治為少數人與家族壟斷,族人需求始終未被真正看見與重視。
原住民族若不自覺,自甘成為政客投票部隊,以乞求位置或微利,原住民族人福祉與未來,終將也只是自欺欺人口號而已。
社長對於初探的客觀分析,真是了der!厲害。
回覆刪除選舉制度造成原住民整合的困難,表面上菁英份子如議員、立委等,說是為原住民效力,但實質上仍為了選戰而依附於政黨。因此要談原住民統合與再興是遙遙無期。
回覆刪除每一個民族興起,首先必須建立民族自覺,更應有對族群文化發展的強烈企圖心,然而,台灣的原住民缺乏自信心與主體性自覺的情形,卻比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更為明顯,沒有一種「我就是文化!我要展現出來!」的強烈企圖。
回覆刪除過去每次原住民抗議搖旗吶喊一番,執政黨就放一些甜頭安撫,很多原住民因此得以滿足;當另一波原住民抗爭再起時,統治者又重施故技。
以原權會為例,從組成到被體制收編而衰敗,一些原運份子也都將原權會當做政治跳板,一直無法跳脫既有體制的框架,更無法凝聚原住民族群間的情感,一般原住民也會覺得沒人願意為他們爭取權益,或是認為努力也是白費,所以只好「隨人顧性命」。
謝謝提供卓見
回覆刪除台灣原住民人口數僅約50餘萬人,但現行卻將原住民分成山地與平地原住民二類,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互不信賴,原住民選議員、立委時須靠自己的族群才能當選,因此族群之間自然被區隔出來,無形中便造成各族群的互相對立。
回覆刪除國民黨制定的選舉文化下「同室操戈」,同族立委多半只照顧本族人,對待少數族群則只有選舉拜票時出現,選後便無影無蹤,很少會有人願意用跨越族群的選戰方式爭取各族群的支持,所以只好先鞏固自己所屬族群的票源,其餘再說了。
語言、文化的差異不會造成分裂,反倒是選舉的利益衝突產生更大的分化;而制定選舉模式的正是──國民黨,無怪乎,原住民族長期受到控制,造成藍藍鋼板一塊地選情;而現在執政黨-民進黨,也不知道是傻了,還是邊緣化原住民重要性,二度中央執政,國會過半,卻未進行原住民選制革新。
目前,選舉制度造成原住民整合的困難,表面上菁英份子如各級民意代表等說是為原住民效力,實質上仍然要為了選戰而依附於國民黨。因此就選舉制度而言,要談原住民統合是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