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澄清選務謠言:四層選務架構嚴謹運作,全程公開透明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灣民主進程中,選舉始終是全民關注的焦點。然而,隨著網路資訊的爆炸性成長,各式選務謠言也如影隨形,試圖動搖民眾對選舉公正性的信任。面對甚囂塵上的不實指控,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於今(7)日挺身而出,詳細闡述其嚴謹的「四層選務架構」,強調從基層投開票所到中央統籌單位,每個環節都力求公開透明,並接受全民監督,以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果實。
謠言止於智者?中選會揭露選務運作真相
近年來,關於「作票」、「灌票」等傳聞不斷,尤其在大型選舉或罷免案前後更是甚囂塵上。中選會對此表示,這些謠言不僅打擊了基層選務人員的士氣,更可能傷害台灣的民主根基。為此,中選會及全國22個市縣選舉委員會、368個鄉鎮市區公所等23個選務機關,持續向社會各界說明選務運作機制,並積極澄清不實傳言。
四層架構,層層把關:確保選務公正透明
中選會指出,台灣的選務組織架構分為四個層次,環環相扣,共同確保選舉的公正與透明:
第一層:投開票所 — 民主最前線的公開透明
作為選務組織的最基層,全國各地的投開票所是民眾直接參與投票與開票的場所。中選會強調,投開票所的運作全程公開透明,並受到嚴格監督。
人員組成:投開票所由公教人員、民間社會人士,以及主要政黨或候選人、罷免案正反雙方推薦的監察員共同組成。現場並配置警察擔任警衛人員,維護秩序。
開票過程:投票結束後的開票作業全程公開,民眾可到場監督,甚至可以攝影,以確保效率與社會信任。 中選會的計票結果,也必須與各投開票所的結果完全一致。
第二層:鄉鎮市區公所 — 依法行政,不分黨派
鄉鎮市區公所是選務組織的第三層,在選務辦理期間扮演著鄉鎮市區選務作業中心的角色。
職責所在:負責洽借投開票所、招募選務工作人員,並依法辦理各項選務。
文官體系:無論鄉鎮市區首長是民選或官派,皆依法行政,不分黨派從事選務工作。實際執行選務的民政課長屬於文官體系,基層參與人員也戮力從公。
第三層:市縣選委會、市縣政府 — 選務運作的主力
22個市縣選舉委員會是選務組織的第二層,其主任委員由各市縣民選首長、政務副首長或文官秘書長兼任。市縣政府也依法協力辦理選務,是選務運作的主力。
罷免案查對:區域立法委員罷免案的提議與連署查對,由戶政事務所依法查對,查對結果併入市縣選委會後送交中選會審定並予以資訊公開。
警力支援:除戶政人員外,警察局也配合選務安全維護,各投開票所皆有警力支援。 民政局處、教育局、各級學校及其他局處等公教人員也投入選務工作。
第四層:中選會 — 統籌規劃,全國一致
中選會作為選務組織的第一層,負責統籌全國選務,並確保各地選務作業的一致性。
計票一致:中選會的計票結果與各投開票所的開計票結果完全一致。
全程監督:各投開票所的開計票過程與結果,都有主要政黨或候選人、罷免正反雙方推薦的監察員在場公開監督,過程公開透明。
呼籲全民理性判斷,共同守護民主果實
面對層出不窮的選務謠言與抹黑,全國23個選務機關共同呼籲社會大眾理性判斷,切勿輕信謠言。 中選會更反問選務造謠者或散佈者:「你最支持的直轄市長或縣市長是誰?她或他是否為經中選會依法辦理選舉予以認證而當選的?!」 這不僅是對謠言的有力反駁,更是對台灣民主制度的堅定信心。台灣的選舉制度在國際間也受到高度肯定,其計票透明度甚至被歐美學者讚譽為值得學習的典範。
中選會強調,四層選務架構的嚴謹運作,不僅確保了選務的公開透明,也深受民主程序的監督。 唯有全民共同理解並信任這套制度,才能讓台灣的民主之路走得更穩健。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