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餐具限塑話題熱燒 紙吸管市場成為主流
記者董維宣◎臺中報導
環保署推動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草案,已在108年7月1日實施,先前在各地召開多場公聽會,盼聆聽業者意見,引起不少話題熱議,相關業者也在這波限塑潮流積極轉型,努力做出替代性高又實惠的產品,迎合這波環保趨勢。
目前市場上的吸管材質百百種,不管是紙、竹、甘蔗渣、咖啡渣、玉米纖維或是不鏽鋼、矽膠等,讓消費者看得眼花撩亂,由於之前無舊例可循,不僅供應鏈上下游的訂價凌亂,市售價也是差距數倍,然而政府規定迫在眉睫,仍不能不使用。
「對於替代一次性塑膠產品的前景,相當樂觀」綠築永續有限公司指出,公司也早就做足準備因應市場循環,該公司針對消費者的產品市調結果,若以原始色跟有色的吸管相比,因為普遍擔心有色素問題,所以認為原始色的紙吸管接受度較高,而價格上來說,買一杯飲料至少30~50元,若再加購一塊錢買吸管的話,消費者多半認為價格較為合理。
綠築永續有限公司是環保餐具製造商先驅角色,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收集資料、研究限塑議題,也到國外考察市場,希望把先進的概念引入國內,讓消費者多方了解,目前也是發現市場的評估,仍以紙類吸管為最大的替代性產品。
為避免吸管插在海龜鼻子事件重複發生,當然也有人倡導重複使用吸管,但根據我國經濟部資料統計,國內塑膠吸管市場年使用超過30億根,而一次性吸管的回收不若寶特瓶、紙餐盒體積來的大,所以並沒有回收吸管的機制,就算有也難產生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這次的限塑新政策,影響層面極大,主管機關環保署應再多加推廣,比如倡導自己攜帶環保袋取代塑膠袋,或是杯子以租代購的創新商業模式等,讓民眾得以對環保概念有更多的了解,否則將造成更大的民怨。
《手機看報導相片點一下會更清晰呈現》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