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生態保育觀念 8/13起在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舉辦一系列生態保育活動
記者董惟宣◎臺中報導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暨臺中市海岸資源漁業發展所,為推廣生態保育觀念,自8/13起在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舉辦一系列生態保育活動。活動內容包含生態遊戲闖關趣、濕地沿岸生態導覽解說、永續利用區漁業體驗、高美濕地外海巡航等,兒童創意彩繪比賽、護蟹釋卵兒童夏令營等活動。
首次參與濕地沿岸導覽活動的台中市民陳小姐表示, 身為台中市市民,以前來高美濕地都是走馬看花匆匆而過,第一次參加由專業導覽人員帶領的解說活動,才知道原來高美濕地的生態環境竟是這麼的豐富精彩;尤其是小朋友對棧道旁的螃蟹非常感興趣,導覽人員深入淺出的講解,教導小朋友該如何分辨螃蟹種類、性別、生活習性,棲地等等,生動的解說讓可愛的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直呼要帶好朋友,一起再來參加。
《點一下相片會更清晰呈現》
專心的小朋友
此次眺望藍色高美的活動,讓民眾體驗搭乘遊艇,巡航高美濕地外海,體驗不同的高美濕地風情。參加民眾乘坐觀光遊艇,聽著專業導覽介紹濕地沿岸多元的生態環境、海邊常出現的魚類及時不時會出現海豚。
看著成年海豚帶著小海豚隨著浪花出現時,大人小孩都高興地驚呼連連,民眾很開心反映,這是他第一次搭乘遊艇從海上看向高美濕地,紅白燈塔加上遠處的青山相襯,真的覺得臺灣好美,幸福感倍增。
尤其當看到成年海豚帶著灰色小海豚在海裡快樂的悠遊浮沉的身影,更深覺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海洋,讓更多的海洋生物能夠快樂的生存。民眾希望能舉辦更多這種類型的活動,讓更多台中市民參與,啟發守護生態環境及愛護土地的動力。
《點一下相片會更清晰呈現》
搭船行程
本次也帶領民眾到永續利用區體驗當地漁業活動,導覽老師先教導民眾底棲生物的認識後,再說明老一輩的漁民如何在永續利用區進行漁業活動,例如,使用特製縮小版的工具進行耙文蛤體驗,過程中大人小孩都發現不少螃蟹、寄居蟹、螺類、貝類等豐富物種。
民眾林小姐表示,書本圖片上看到的貝類,若是能由自己親手去挖掘體驗,記憶更是深刻。導覽老師詳細講解如何由外觀判別種類及棲地等生物特徵,並請參加者將體驗活動中所捕撈的文蛤原地釋放,觀察完後不帶走任何生物,更符合永續利用區的概念。
《點一下相片會更清晰呈現》
漁業文蛤
此系列活動尚有兒童創意繪畫比賽、專業生態講座以及2天1夜的國小學童護蟹釋卵生態探訪營隊、生態教育闖關遊戲等主題活動,名額有限, 場場精彩,歡迎踴躍報名。
●詳情請至官方臉書「高美濕地生態保育及教育推廣」粉絲專頁查詢,或電洽0919-460965楊小姐。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