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的地標建築在哪?
文\曾國鈞(前臺中市政府地政局長)
飛機緩降巴西里約時,從窗口往下望,眼尖的會發現有一個基督像矗立在一個山頭上,它伸展著雙手像個十字架的形狀,也像在擁抱著這個國家多災多難的子民。
里約基督山的「基督像」是里約的重要地標,也是巴西的象徵,每年有好幾百萬的遊客,乘坐著火車湧上山頭,除了瞻仰基督肅穆的神像以外,還可以俯看整個里約熱內盧的海天景色,它是里約人宗教上朝拜的聖地,也是巴西人的精神地標。
紐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是全世界金融、商業、經濟、政治、文化的重要樞紐。其位於哈德遜河畔的「自由女神像」,代表著美國的立國精神,不管晴雨冷暖,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造訪它,它除了著名的觀光景點以外,還維繫著多少美國本土的歷史情懷,它光芒四射,與紐約人的心緊緊相連。
看到「雪梨歌劇院」的造型,一般人就會想到澳洲,聯想到它是濱臨在雪梨港口,與雪梨大橋相互輝映、讓人印象深刻的建築。
它牽扯了多少雪梨人的痛苦與希望,歷經了無數的爭執歲月,原先的帆船造型,因施工困難而不斷的修改,經費一再的暴增,到最後的結果,是與原設計形狀不同的貝殼型建築,失敗的教訓加上美麗的錯誤,反而使得它像一顆閃亮的「明珠」,照耀著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它的成就讓每一個雪梨人感到驕傲,也讓澳洲人與有榮焉。
恐攻下的巴黎,仍可見到「艾菲爾鐵塔」,穿梭在媒體的報導之中,那是巴黎觀光生命的心臟,巴黎人恐慌心靈慰藉的地方,也是全法國人的精神地標。一百多年前興建時,被譴責的聲浪一波波,多少罪惡與無知,假借它的名字。沒想到完成後卻造就了一股全球鐵塔式的建築風潮,歷久不衰以迄今。
精神地標建築的效益是多元化的,是連動性互相影響的,如能結合商業利益當然最理想,「台北101」是商業大樓也是地標建築,名揚世界,是台灣之光。但也不能完全以商業利益去考量,不能完全以成本是否回收來計算。
「台北中正紀念堂」當年是遷移「陸軍總部」後留下的土地,假使單只考量商業利益的話,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就不可能有「中正紀念堂」及「國家歌劇院」、「國家音樂廳」的興建,依目前完成後的成果來看,它影響所及在各方面的價值,可說是無可倫比,包括精神上、文化上、政治上、甚至是生活機能上………。
偉大建築的誕生
,往往是需要經過幾番的波折和磨難,無意拿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瑪哈陵」來做比較,因它們是特殊時空背景下的歷史產物,它們興建過程中歷經了漫長的歲月,讓多少生靈塗炭,犧牲的代價是無窮無盡的,現在民主時代自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但一顆珍珠的形成必須飽含了多少痛苦的煎熬,始能淬礪成晶瑩剔透的珍品,痛苦忍受的程度愈大,它的光澤也就愈圓潤明亮。所以,地標建築在孕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的困難和挫折,那是必然的,而藉此凝聚大眾的共識,也是必要的,眾志可以成城。
台中市呢?台中市號稱是「文化城」,文化活動相當頻繁,但足以代表整個城市的意像在哪裡?台中公園的「湖心亭」?
它是早期台中的象徵,但充其量那只是表示台中有一座公園而已,早期很少有公園的闢建,台中首開風氣之先開闢了台中公園,的確是一大特點,但現在到處都有公園,不乏美輪美奐的公園,台中公園的特色已經消失。
最近完成的「台中國家歌劇院」?伊東豐雄設計的「台中國家歌劇院」的確很有特色,造型特殊、施工的困難度很高,被列為全球的九大建築之一,其能與文化活動互相結合,應該足以代表台中,也堪稱是台中市的文化地標。唯美中不足的,其僅10層樓高的建築,與周遭2、30層樓以上的建物群,比較起來,有如位於水泥叢林的深處,並不突出,從周遭建築物的角度來說,是往下看的地標,氣度上顯然有所不足。
不如上述幾個國家的地標建築,氣勢磅礡、視野遼闊、心胸開展……。除此之外,台中還有其他堪稱得上地標的建築?
「一個偉大的城市必須擁有地標建築,因為它可激發市民的共識,凝聚全民的向心力」,台中市已晉身為國際化的城市,在特殊的人文背景薰陶下,也發展成一個具有創意的城市,許多創意的建設像徵著台中人創意無限。
既然是一個創意城市,是否需要一個打破傳統的創意地標?是否需要一個引領創意文化的意像建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特色」,是地標建築最重要的因素,但必須要與斯土斯民的文化相互結合,並取得民眾高度的認同。
台中最具有創意「特色」的地標建築在哪?
「台中市地政學會」在創會會長劉錦珍的「生產」以來,已歷經了21個年頭,學會最大的特色,是創立了提升專業素質的規律,匯集不動產業界的菁英定期聚會,為不動產的問題把脈投方。
第18屆的理事長葉耀中,自從接任以來承續過去優良的「傳統」,積極參與不動產相關的會議與活動,號召會員組織志工協助政府推動不動產相關工作;並且開班授徒,訓練會員強化專業知識,會員受益良多,素質已大幅的提昇。
在提昇之餘,台中市最具有創意「特色」的地標建築在哪?
「台中市地政學會」是否考慮將其納入菁英的探討之列,期使台中市地標建築的問題,在台中市造成漣漪一般的反應與擴散,有如投入激起水花的動力,並且群策群力、同舟共濟地醞釀出集思廣益的智慧。
寄語「台中市地政學會」為台中市的歷史,創造出新的里程。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