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臺中市炒地皮集團的神秘面紗
鄭杰\文
臺中市民來說,目前是一個「黑暗」的時代,也是一個「光明」的時代。
黑暗的是失業率偏高、普遍薪資所得偏低、房價節節高升,讓低所得者望屋興嘆。
光明的是臺中市的高檔餐廳場場爆滿、幾條大馬路塞車連連、房地產景氣欣欣向榮、房地價格屢創新高。 在這光明與黑暗兼蓄的環境裡,滋生了一個特別的行業--「炒地皮」。
「炒地皮」形成一個集團,集團集結在地方上具有相當的「實力」,買賣土地是集團主要的工作,集團有「犀利」的眼光,只要是他們相中的土地,特別是新開發的地區,就會如「溫州幫」的集結方式進行炒作,俟達到一定程度後,獲利了結再尋找另一個目標,因為財力雄厚、操控自如,幾乎是一帆風順、無往不利。
為得到相關的房地產資訊,集團會結合各行各業「有力」人士定期聚會,包括民意代表、官員、司法人員、工商企業人士等。他們利用各方面的訊息來源搶得先機,一般人以為政府相關部門是訊息的重要來源,但他們深知政府所委託的規劃公司,才是重要的訊息來源,所以集團會「先知先覺」的提早進場,俟時機成熟後,始多次相互移轉買賣,帶動周遭土地價格,將土地「炒熱」升溫。有時開發案變卦時,他們也能及早獲得「消息」,當然也能安全退場。
但有時退場後,地皮價格仍然高燒不退,集團也會果斷毅然再買回已經賣出的土地,重起「爐灶」。
集團唯利是圖,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必要時會透過行賄、壓迫、欺騙、軟硬兼施等手段,向特定目標下手,一旦出手絕不手軟,很多地主在土地出售後,才頻呼上當。
集團手中總是握著正在增值或增值最快的土地,集團中有律師、醫師、企業老闆等「實力」堅強的成員,有的甚至放棄了原先優渥的工作,加入他們的行列,只因炒地皮的暴利,遠遠超過其原先工作的所得,而且工作輕鬆、優遊自在。
高級餐廳是他們交誼的所在,也是訊息交換、心得交流的重要場所,許多土地買賣,是在這裡觥籌交錯時敲定的;有時因為訊息資造來源相當豐富,也會把握機會狠狠地的賺一筆土地買賣仲介費。
莫非國家的機器病了?多少人終生勞苦打拚僅得糊口,但集團成員整日泡茶聊天就日進斗金;他們對社會沒有貢獻,卻攫取社會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利益;他們破壞了土地正常交易、違反正義;他們是房價節節高升的影舞者;他們是拉開貧富差距的罪魁禍首;他們的行業最特別,是觥籌交錯的行業。
水湳是大肥羊
「水湳經貿園區」的規劃獨領風騷,68公頃的大公園,串連出全臺無雙的發展格局,臺中市最具發展潛力的開發區,集團早已相中這個目標準備炒作。
集團於民國95年「水湳經貿園區」規劃之初,就開始進場操作,當時每坪才4萬元,隨著規劃案逐漸成熟曝光,地價飛速暴漲,在短短的三年中漲到每坪20萬餘元,地價一日三市節節高升,集團如幻如夢般地驚喜連連,堪稱是最佳的地皮炒作戰場。
值得一提的,個開發案的南側有公園預定地「公51」,本來規劃時並未被納入;「公51」的公告現值每坪方公尺為2萬4千元,較水湳開發區每平方公尺7千元多了3倍多,集團觸動了炒作敏感神經,評估若如能將「公51」納入「水湳開發區」肯定會獲取暴利。
「公51」公園已編定了40幾年,但始終無法徵收開闢,其因是它位於飛機航道路線中,建築上有高度的限制,因此根本乏人問津,所以公告現值雖然每平方公尺是2萬4千元,但市價僅1萬4千元而已,市價比公告現值還便宜。
集團成員中有地政專業人員,知道區段徵收分配土地的計算基礎是公告現值,如能買到「公51」的土地並納入水湳開發,就可比別人可多分配3倍多的土地,本輕利厚。
在厚利的誘使下,集團們「分進合擊」,啟動一切力量務必將「公51」納入水湳開發區範圍內,當時整個開發正在規畫階段尚未完全明朗化,並沒有引起市民注意,因此集團「過關斬將」,順利的將「公51」納入了「水湳開發區」範圍內,且一併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程序進行開發。
肆無忌憚的炒作
「公51」納入開發範圍後,炒地皮集團才敢大肆收購「公51」土地,使得「公51」地價節節高升,97年至99年之間,僅5.2公頃的土地,居然買賣移轉次數達333次之多,其中趙家就有106次,有多筆土地居然買進後賣出、賣出後再買進,幾乎把水湳地皮炒焦、炒爛了。
被欺騙上當的原地主,開始發出不平之嗚,轉向議會陳情,部分議員諸公在議事廳質詢,「堅決」反對將「公51」納入水湳開發範圍,但這些議員很快就被「撫平」了,背後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集團的確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樹大招風
但人算不如天算,整個水湳開發案的都市計畫,送到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時,委員諸公們早有聽聞炒地皮的事實,有委員提議將「公51」剔除水湳開發範圍,也有委員主張將水湳案退回市政府,此舉這可引起集團一陣驚恐慌張,開始動用「特別」的關係進行說項,最後妥協的結果,是將水湳開發範圍切成南北兩區同時開發。
南北兩區分別計算土地分配,等於是將「公51」侷限在南側區單獨分配土地;集團們原先預期比別人多分配3倍多的土地頓時落空了,期待雖然落空了,不過還是保住了炒作土地險些被剔除的驚險。
200億的爭奪
對此,集團當然心有不甘,俟整個開發定案後,開始進行補救,想方設法要多分配土地。集團聘請名律師提出訴願,也透過民意代表向上級政府陳情。
起先的要求是與公有土地合併計算,因公有土地地價偏低,合併分配對地價高者有利;繼而要求提高上漲率,區段徵收需參考市價評定所有土地的地價,也等於同時評定地價的上漲率,上漲率高分配的土地多,這都與法規不合,一一被打回票。
集團眼見需求無法達成,遂鼓動所有地主直接訴求提高分配比率,從原先報中央核准的40%,要求提高到50%,假使真能提高到50%的話,估計將可多分配8公頃的土地,按目前的市價計算可達200億,鉅額利益讓大家的眼睛為之一亮,龐大利益驅使集團用盡心思要與市政府爭奪這塊大餅。
集團最痛恨的就是市政府的不配合,找了數位議員施壓均不買帳;最後不得已使出緩兵之計,那就是等協俟訴願有結果之後再分配土地,集團的如意算盤是期待「改朝換代」後,可能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但是他們還是難忍術次在公開場合,政府官員不買帳的堅持態度,集團一再揚言要在「世界不動產年會」給市政府難堪。
變調的世界不動產年會
102年5月臺中市舉辦「第64屆世界不動產年會」,是臺中市政府與「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聯合舉辦,該會議能提高臺中的國際能見度與知名度,同時也考驗臺中市是有能力舉辦世界性的會議與活動,因此臺中市各界無不競競業業、上下齊心、通力合作的要辦好活動。
開幕典禮當天,集團糾集30多人到不動產年會的會場-金典酒店舉牌抗議,並借用別人的入場證混入會場,在馬英九總統致詞完和與會貴賓合影時,突然強行上台以英語抗議指稱胡志強市長與曾國鈞局長貪腐「corruption」!並在會場厲聲尖叫,藉以造成轟動吸引媒體採訪。
隨後,胡志強市長雖以「現在大家知道台灣個真正的民主國家了!」自我解嘲以解尷尬場面,此舉贏得與會人士的起立鼓掌,但對台灣、臺中
市的形象仍是一大傷害。
集團之舉在會後仍漣漪不斷,在房地產界中被熱烈的討論,交相指責抨擊集團是業界的「敗類」,許多建築業者宣稱要與集團劃清界線。
氣憤難平的地政局長,向地檢署提出加重名譽誹謗罪之訴,地檢署居然未經傳訊即裁定不起訴,向高檢署提出再議,同樣不經傳訊就裁定不起訴處分,地政局長如洩了氣的氣球也百思不解,但卻是真正見識到炒地皮集團的「功力」。
大規模的律師團
讓各界見識的另一個「功力」,是炒地皮集團動輒聘請5位國內知名律師撰寫訴願書,向內政部提起訴願,為讓內政部訴願委員會「屈服」順其意,甚至動用多位立法委員向內政部「施壓」,立委甚至以刪除預算相威脅,可見集團下手斧鑿之深。
障礙的石頭
為了200億的大餅,集團必須搬開「阻礙」的石頭,集團積極蒐集地政局的「違法」事證,從以前的開發案、到目前進在行中的開發區,不斷的向「有關」單位檢舉。
逢甲大學和中國醫藥大學的售地案,是集團著力之處,集團看不到也不在乎設校是否引進研發科技、是否帶動整體的發展,集團眼中衡量的只有金錢與利益。
集團深知對付公務員最有效的手段是司法,圖利罪是公務員的夢魘也是個陷阱,圖利與便民的界線相當模糊,許多公務員常常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栽了跟斗,反正集團中不少「有力」人士,懂得如何運作、如何扣帽子,至於是否得逞則拭目以待了。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