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的市長
文◎曾國鈞(臺中市政府前地政局長)
台中市有兩位自殺的民選市長,一個是第6屆的林澄秋,另一位是第8屆的曾文坡,一個市長可以由平民崛起,任滿後又回歸平民,是民主政治的最佳寫照。但卸任市長為什麼會自殺?就連一般人都感到惋惜,何況是一個曾擔任過市長的人,不免會讓人多所揣測。
曾文坡市長任內風波不斷,是媒體經常追逐的寵兒,他也經常有意無意的放消息給媒體,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喜歡跳舞,而當時公務人員被禁止跳舞,他認為在一般社交場合,甚或國際間交流,跳舞是很平常的事不應該禁止,所以故意讓媒體拍照他跳舞的身影,甘願被記過處分,他特立獨行的舉動卻博得不少人的認同。
曾文坡還喜歡打麻將、上酒家,傳聞很多卻無損於他在市政建設的貢獻,最值得推崇的就是展現大魄力辦理第四期市地重劃。
曾文坡市長任期是民國66年至70年,之前台中市只辦了三期市地重劃,面積都很小,十幾二十公頃,也看不出重劃的績效,突然來一個440公頃的大面積重劃,把大家都愕住了,在議會許多議員都睜大眼睛質疑,他從容不迫的一再解釋、保證,一方面也積極按部就班的執行計畫。
當時筆者在省政府地政處服務,是個基層的承辦人員,剛好負責台中市的市地重劃工作,對台中市的大手筆推動440公頃重劃,雖樂觀其成,但也免不了會擔心是否能夠順利完成。當時有關重劃的法規,並沒有完全授權縣市政府的規定,許多執行程序必須報請省府或中央(內政部)核可。
曾文坡為了順利推動市地重劃,經常到省府溝通並要求協助。第一次省府會同派員複勘重劃範圍時,曾市長全程陪同,詳細的說明,也強調他的理念與做法。勘查結束後全部省府人員及市府相關人員都被邀請至市長公館,席開好幾桌,曾市長頻頻勸酒,把省府人員灌得滿臉通紅。
除了和省府做好關係以外,並大力整頓市府人員,在地政科成立重劃股,擴大編制,物色優秀人才到市政府辦理重劃工作。不僅地政科,包括其他有關局室,尤其工務局(相當現在的建設局)負責重劃工程規劃設計與施工,可說市政府全體總動員。
第四期市地重劃440公頃,面積之大至今仍未被超越,台中市後來所推動的重劃,面積最大的是第14期,也僅達403公頃,將來也不可能有破紀錄的了。
第四期重劃共開闢了398條道路,如按當時每年所開闢的道路數量,至少必須30年。除了道路以外,還有公園的開闢、學校用地的取得,兒童遊戲場的施設,及其他的公共設施建設,費用全部都由地主負擔的抵費地支應,市政府還賺取了不少的盈餘款,簡直是搶奪地主的財產。地主參加重劃100坪土地約分回55坪,土地是減少了,但價值卻是增加,有的地價翻了十幾倍,所以地主也樂於配合,真的是政府與地主兩蒙其利的措施。
曾文坡眼見第四期市地重劃帶來極大的效益,擘畫台中市的未來,進行台中市整個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變更了約3000公頃的農業區為建地,當時亦引起很大的爭議和嗤笑,尤其當時負責審核的省府建設廳及內政部,質疑台中市有那麼大的胃納量嗎?台中市有可能達到這樣的發展規模嗎?甚至許多學者質疑這樣的規劃是為了炒地皮。曾文坡使盡全力闢謠解釋,終至他下台仍未能完成。
40年過去了,現在台中市自第七期開始一直到各單元的自辦重劃,約3000公頃都是他當年規劃的內容,都是在執行他的構想,為此,台中市曾被評為亞洲十個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是台灣唯一上榜的。
台中市第四期重劃為台中市奠下建設的基礎,節省鉅額建設經費的財政支出,改變地主接受重劃的觀念,也帶動台中市的繁榮,後來所辦理的各期重劃與自辦市地重劃能順利推展,有著極大助力。
能導致這許許多多輝煌的成果,追根究底,不得不歸功於曾文坡市長,儘管他個人的行事風格頗多讓人訾議,但他對台中市的貢獻仍是功不可滅。他的遠見、他的魄力在他過世後鮮少人提起。回過頭來,他為什麼會自殺?聽聞中好像晚景淒涼,生活困頓,雖然有輝煌的過去,仍無法解決生命的潦落。
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無息。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