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危機處理三箭齊發 政治攻防牽動中台灣版圖
新華報導\專欄刊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長吳存金涉貪案延燒成政治風暴,可以預期的是民進黨議員將持續發動抨擊,甚至市議會臨時會即將開議的質詢攻勢;盤據在七期的綠營側翼網軍也會鋪天蓋地製作「貪腐團隊」、「燕系人馬黑金化」等哏圖流傳。面對執政以來最大信任危機,盧秀燕採取「切割止血、法律戰、議題轉移」三策略應對,這場政治攻防戰不僅考驗藍營在中台灣的執政根基,更牽動2024總統大選前哨戰。
綠營雙線作戰:議會猛攻+網路認知戰
民進黨議員在議會質詢此議題並不意外、而是意料中事,將會緊咬吳存金「被市長重用卻涉貪」,要求盧秀燕為用人不當道歉。綠營更翻出盧秀燕過去「清廉執政」承諾,質疑其領導能力。與此同時,網路側翼發動「市政團隊黑箱化」、「中台灣黑金復辟」等標籤戰,短影音與迷因哏圖迅速擴散,試圖將單一案件升級為「市府系統性腐敗」。
此波攻勢劍指盧秀燕「媽媽市長」的溫暖人設,綠營深知:若能摧毀盧的清廉招牌,不僅能削弱其2026市長選舉輔選新人及角逐2028大選的能量,有助民進黨收復台中執政權。
盧秀燕危機處理三部曲:
1、快速切割止血
盧秀燕第一時間應准許吳存金「請假接受調查」,強調「勿枉勿縱」,並下令各局處全面配合司法。此舉意在切割爭議人物,避免「包庇」標籤,但綠營仍質疑:「若真無私,為何不直接停職?」
2、法律戰反制追殺
市府法律團隊蒐集網路不實指控,針對誹謗言詞提告,並公布地政局近年改革成果,反擊「系統性腐敗」指控。此舉不僅向支持者展現強硬態度,更試圖將輿論戰導向「政治追殺」。
3、民生議題轉移焦點
盧秀燕連日視察社宅、捷運等重大建設,受訪時強調:「市政推進不受個案影響。」此策略旨在用政策成果淡化醜聞,但反對陣營批評是「避重就輕」。
政治效應:中間選民信任危機
此案對盧秀燕的最大傷害在於「人設矛盾」——以清廉自許的市長,其親信卻涉貪。即便司法尚未定讞,但「為什麼妳的人出事?」的質疑已難消除。
攻防關鍵:司法調查與市民體感:
此案最終政治衝擊取決於兩大因素,即司法進度:若檢方起訴吳存金,綠營將升級為「市長督導不周」;若獲不起訴,藍營可操作「政治迫害」反擊。
市民實際感受:台中近年房價飆漲,地政業務本就敏感,若民眾認為此案影響居住正義,殺傷力將遠超藍綠對決。
盧秀燕能否度過危機,不僅要看危機處理手腕,更取決於能否在年底前端出「有感政績」重建信任。這場地政局長涉貪風暴,正意外成為檢視中台灣政治版塊穩定性的「試金石」。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