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智慧農業華麗上路?農民補助卻悄悄縮水!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農業局近年推動智慧農業轉型,大力發展本土大豆契作聯盟,但市議員林昊佑今(24)日在質詢中質疑,大豆農民最直接的種植補助卻在未公開說明下從每公頃2萬4千元下修為2萬元,令人憂心。
林昊佑指出,目前農業局針對種子、農藥、肥料等資材的補助,除金額下修外,整體面積分配也受到不明總量管制限制,農民普遍反映申請困難、審查標準不透明。林昊佑質疑:「請問這些管制來自中央還是市府?是否有明確的補貼基準、核銷規定與收成級距獎勵機制?」
林議員並不反對補助本身,他強調:「農業人口逐年下降,我們支持補助,但要補得有效,不能大小眼,台中市政府加碼補助,卻撇除了大豆農民。」他要求農業局釐清目前契作補助的具體申請門檻、查核辦法,以及是否有追蹤農民實際收成與契作成果的具體指標。
他也延伸追問台中市政府整體補助政策的財務規模,包括農業局年度預算中有多少比例投入獎補助項目,以及是否可能搭配經發局掌握的34億元產發基金與第二預備金,對於農業契作、加工升級提供更長遠的資源支持。
林昊佑最後強調:「補助美意很好,但若沒有清楚的標準與成效追蹤,久了會讓農民失去信心,也讓資源使用落入盲區。」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