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疫研究新突破!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的抗冠科研團隊重量級研究成果榮登世界學術舞台發光發熱
記者董維宣◎臺中報導
台灣抗疫治療新曙光!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帶領的抗冠科研團隊,在全球科學家加緊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關鍵時刻,將靶向治療癌症的策略與觀念應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研究,日以繼夜在上千種小分子化合物中進行篩選,找到了抑制冠狀病毒複製的核心蛋白酶,此一重量級研究成果榮登於8月29日發刊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癌症研究雜誌》,站上世界學術舞台發光發熱!
洪明奇院士及陳曄教授帶領中醫大抗冠醫療團隊的創新研究成果,名為「廣譜抗冠狀病毒藥物抑制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的結構解析」(Structural basis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 inhibition by a broad-spectrum anti-coronaviral drug),發表在最新出刊的《美國癌症研究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這篇論文還被該雜誌選為當期的封面,受到國際學術與醫療機構的高度關注。
這項研究成果是中醫大跨領域科研團隊繼日前發現了能夠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活性的抑制劑:他非諾喹(TFQ),再接再厲的新突破,對於進一步的人體臨床試驗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並且幫助台灣在抗疫學術領域奠定國際地位!
世界級癌症權威科學家洪明奇院士,在新冠病毒(Coronavirinae,CoV)造成的世界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將靶向治療癌症的策略與觀念應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研究,他積極整合中國醫藥大學團隊,在上千種小分子化合物中初步篩選出能夠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活性的廣譜型抑制劑GC376,團隊中的陳曄教授並利用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尖端設備解析出此藥物與病毒主要蛋白酶的複合體3D立體結構,成為台灣第一個解出新冠肺炎病毒的藥物-蛋白酶的立體結構。
洪明奇校長表示,新冠病毒的複製及成熟需要透過主要蛋白酶對病毒多肽pp1ab/pp1a進行切割,以產生病毒複製所需的核心蛋白酶;中醫大科研團隊篩選出的抑制劑GC376能夠模擬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的受質並與其活性位點緊密地結合,從而有效地抑制病毒的複製。
中醫大新藥開發團隊成員陳曄教授進一步說明,GC376在早期由病毒學家Drs.Kyeong-Ok Chang和Yunjeong Kim研發用於治療死亡率高達36%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冠狀病毒。後續研究發現,GC376對於由貓冠狀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引起的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療效顯著。
此一研究由中醫大及附設醫院密切合作成果,可望為新冠肺炎的治療帶來重大醫療突破,參與此研究參與成員包括;陳曄、楊文豪、王昱權、周易蓁、侯美慧、蔡佳綾等多位年輕世代科學家。
台灣在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上堪稱模範生,當世界各國科學家及醫生們加緊腳步研發特效藥與疫苗,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中國醫藥大學跨領域科研團隊秉持醫學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專業角色與醫療使命,在發展尖端醫療研究,以前瞻思維,把握此機會投入COVID-19之標靶藥物開發,縱使「仙藥雲深不知處」,洪明奇校長懷抱信心說,尋找治療抗冠肺炎的藥物或是疫苗,只要提前一天完成,延續台灣防疫的成功,相信國人的努力,可以讓台灣印証「抗冠就在此山中」!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