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標線型人行道成疑雲 違規佔用數據落差引發執法質疑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為改善行人通行環境,積極推動設置標線型人行道,目前已完成225處,但相關執法成效卻備受質疑。市議員楊大鋐指出,雖然設施數量增加,但違規占用情形並未明顯改善,反而在統計數據中出現大幅下降的現象,令人懷疑執法力度是否有所鬆懈。
楊大鋐表示,目前僅有少數人行道設有實體護欄等隔離措施,未能有效保障行人安全。根據警察局資料,去年違規佔用標線人行道件數高達6,308件,今年截至4月底則剩下1,316件。若以225處人行道平均計算,去年每處違規約28件,至今年四月底則降至約5件,但他質疑這個數據的真實性,認為可能存在執法不力或統計偏差。
他指出,民眾反映經常看到違規車輛佔用人行道,卻難以見到警方取締,讓民眾感到失望,甚至質疑市府的設施是否只是表面功夫。楊大鋐在質詢中已要求交通局檢討並加強設置實體分隔,確保行人安全。
警察局局長李文章則表示,標線型人行道是市府推動行人正義的重要政策,去年由於剛開始鋪設,民眾的交通觀念尚未建立,違規情況較多。針對議員的質疑,警方將與交通局合作,分析違規熱點,加強執法力度。
楊大鋐強調,保障行人安全不應僅靠運氣,執法與工程建設必須同步進行,才能真正落實行人優先的交通政策。他呼籲市府持續改善設施,加強執法,避免流於形式,讓行人安全得到真正保障。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