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紙丟馬桶會塞住?環境部打臉「都市傳說」 一張圖秒懂此「紙」非彼「紙」
新華報導\1987創刊
日常生活中,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慣,背後的原因卻可能與想像大相逕庭。近日,環境部針對「衛生紙是否能丟入馬桶」這個長久以來的民生議題,進行了一場深入的科普,不僅破除了許多人的迷思,更讓大眾對這個「沖下去」的簡單動作有了全新的認識。
許多民眾長年抱持著「衛生紙丟馬桶會導致管線堵塞」的觀念,尤其擔心老舊公寓的管路無法承受。對此,環境部直接點出關鍵:別擔心!相信科學,不要只憑感覺。事實上,馬桶的設計早已考慮到這一點。根據環境部提供的資料,馬桶內部的存水彎管徑至少有5公分(約2英吋),而連接的排污幹管管徑更達10公分(約4英吋),這樣的寬度足以讓排泄物與衛生紙順利通過,並不會輕易造成阻塞。
真正的關鍵在於「紙」的種類。環境部解析,我們日常使用的衛生紙,其纖維屬於「短纖維」,特性是遇水後能迅速分解,因此不會對管線造成負擔。然而,許多人常常混淆的「面紙」、「紙巾」、「擦手紙」甚至是「濕紙巾」,其製造目的在於擦拭汗水或清潔,需要較強的韌性,因此採用的是「長纖維」,在水中不易分解,這些才是造成馬桶堵塞的真正元兇。
那麼,民眾該如何簡單分辨,手中的紙製品究竟能不能安心丟入馬桶呢?環境部提供了一個最直觀的方法:直接查看產品外包裝。只要包裝上有明確標示可溶於水,或是認明「正字標記」及「環保標章」的產品,就代表其經過檢驗,可以安心地投入馬桶。
環境部強調,只要民眾不將異物或不易分解的紙巾類產品丟入,並定期對排污管進行基本的清潔保養,就不必過度擔憂堵塞問題。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小知識,不僅關係到家戶的管線暢通,更影響著公共污水處理系統的效能。下次如廁時,不妨多看一眼包裝,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是對居住環境品質的提升與實踐。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