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議員呼籲不應犧牲國內產業與食安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公布將對貿易國實施對等關稅,其中臺灣被課徵32%關稅,對國內產業經濟影響相當大,市議員陳成添於議會上建請市府應積極表達立場,保護臺中市的相關產業。
陳成添表示,賴清德總統與經濟部郭智輝部長竟說「國人要吃苦當吃補,這是臺灣精神!」,引發各界譁然,身為臺灣人民的總統與經濟部長應該與美國協調關稅問題,全力保護國內產業,而非要求國人吃苦當吃補。
陳成添建議,臺中市過去曾修訂自治條例積極防堵萊豬流入學校的營養午餐內,此次市府也應堅決反對美國豬肉不標示產地的要求,避免大量隱形萊豬流入,危害市民食安;此外也應堅決反對美國農產品零關稅,避免衝擊臺中市的稻米、蘭花、地瓜、豬肉及其相關加工食品,造成嚴重損失。
農業局張敬昌局長說明,此次美國關稅政策對臺中市農業有直接與間接二種影響,直接影響方面包含輸美的文心蘭、地瓜等產業,影響產值約新台幣500多萬;而間接影響方面則是關稅部分,以水稻為例,臺中市的水稻種植面積為六都最高,若實施零關稅可能會造成WTO每年約14萬噸的關稅配額提高,屆時恐會有大量美國零關稅稻米進入市場,嚴重衝擊國內稻米產業;而美國對我們提高關稅會造成國內農產品被困在國內無法輸美,造成國內市場量多價跌。
除了農業之外,陳成添也指出臺中市的工具機、手工具、自行車、航太、金屬、光電面板產業6大產業對美出口總值約47.86億美元(約新台幣1,555億2,246萬元),且年底即將開展的國際會展中心首展即為工業及五金業,市府應成立對策小組與相關企業溝通因應。
經發局張峯源局長說明,針對臺中市可能受關稅影響的企業,市府已成立專案辦公室,提供融資、補貼、貸款、研發及參加國際展覽等多方面的補助,並積極爭取中央的880億元特別補助,盡力協助將企業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