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制度淪為口號 台中市府遭批監督失靈、推諉卸責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議員蕭隆澤、陳雅惠、陳淑華、陳俞融、張芬郁、謝家宜等人22日在議會聯合質詢時,嚴厲批評市府對寄養制度監督失靈、社工人力長期不足,甚至在虐童事件中推諉卸責,讓應受保護的兒少再次受害。
蕭隆澤指出,今年2月,五光國小附設幼兒園一名教保員連續三天對女童實施推撞、拖拽等不當行為,卻沒有人即時調閱監視器、也沒有啟動提告。社會局長廖靜芝竟回應「不是調查委員」,讓他痛批市府根本沒把孩子的安全當一回事。
陳雅惠則直言:「你們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孩子被虐待,你們連監視器都不看,這樣怎麼對社會交代?」她指出,市府長期把寄養制度當成形式作業,不僅無法提供實質照顧,當孩子出事時,更選擇逃避與推託。
她進一步指出,社會局雖強調有「每月訪視」原則,卻無法說明如何即時因應危機;同時也承認社工人力吃緊、寄養家庭招募困難。對此,陳雅惠直批:「人力不足不是藉口,是失職!」
蕭隆澤、陳雅惠等人要求市府:補足社工人力,改善訪視品質;公開幼兒園虐童案的監視器畫面,並說明是否依法提告;建立長期追蹤與通報制度,防止寄養兒少在制度中「二度受害」。
對於議員質疑,社會局長廖靜芝回應,目前全市約有兩百多位兒少安置在寄養家庭,一名社工需負責多戶家庭,訪視品質確實受影響。陳雅惠質疑:「十五分鐘走馬看花的訪問也叫關心?孩子真的出事,誰來負責?」
副市長賴淑惠則表示,該案件歸教育局主管,目前已啟動調查程序,但她本人並非調查委員,無權檢視畫面。此回應隨即遭蕭隆澤怒斥為「官官相護」、「卸責推諉」。
議員痛批市府說一套、做一套,呼籲應立即補強制度缺口,否則寄養制度形同擺設,傷害的是最無辜的孩子。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