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許瑞宏推攝護腺癌免費篩檢 蔡壁如現身力挺
鄭建勳\臺中報導
今年八月,為父親的健康把關!子宮頸癌篩檢已經推廣20多年,但是較少人關注男性攝護腺癌的篩檢,民眾黨台中市中區西區市議員參選人許瑞宏與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合作,於7月29日舉辦「巷仔內的藍英雄」攝護腺癌抽血義診活動,呼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篩檢納入免費補助項目,民眾黨立法委員蔡壁如也到場力挺。現場吸引不少民眾挽起袖子參加篩檢,場面相當踴躍。
許瑞宏表示,近年攝護腺癌發生率急遽上升,是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5位,但大部分男性都愛面子,常常不好意思開口或乾脆假裝沒事。由於國際上以藍絲帶表達對攝護腺癌議題的關注,他希望透過義診行動,以自然、不刻意的方式,鼓勵年長男性關注攝護腺癌,勇於參加篩檢,讓大家成為巷仔內的「藍英雄」,「守護爸爸健康,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我希望台中成為長輩健康受到重視的城市,可惜民眾對攝護腺癌的認知仍嚴重不足,才會有高達33%的人,發現時已是晚期。」許瑞宏指出,目前政府補助四大癌症篩檢,包括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子宮頸癌和乳癌的預防推廣,已經走了好一段路,如果攝護腺癌症能納入免費篩檢項目,將是男性的福音,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中華民國泌尿腫關懷協會理事長歐宴泉醫師表示,民國84年起政府全面推廣子宮頸癌篩檢,2019年新增個案是1,430位,但攝護腺癌2019年新個案就有7,115位。從民國68年到2019年,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70倍,死亡人數從68人到1,459人,增加20倍,「子宮頸癌是六分鐘護ㄧ生,攝護腺癌篩檢只要兩分鐘就好,但沒有政策推廣,攝護腺也沒有疫苗可以打,很多人就忽略了。」
歐宴泉理事長指出,國人攝護腺癌診斷平均年齡是73歲,國外平均60歲以前就診斷了。美國從1988年就做攝護腺癌篩檢,我們若從現在開始,已經晚了30幾年。「美國攝護腺癌90%是第一期或第二期,台灣中晚期病人佔了60%以上。」呼籲社會對男性健康多點關注,50歲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篩檢,家族若有遺傳史,40歲就要開始定期篩檢,透過抽血、肛門指診可以發現早期攝護腺癌,若能早期發現,90%的攝護腺癌是可以根治的。
立法委員蔡壁如到場力挺表示,國健署每年花很多預算在宣傳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過去較少受到關注,原因是治癒率高。「我以前在台大醫院,甚至會安慰病人家屬,很少聽到人死於攝護腺癌。但這十年來,攝護腺癌的比率增加了46%!因為人口老化,攝護腺癌的比例就會相對偏高,2025年台灣還可能進入超高齡社會。」因應人口結構的變化,國健署更應關注攝護腺癌的宣傳與預防。
蔡壁如說,老人家遇到攝護腺問題很難啟齒,國健署應該呼籲老人家進行攝護腺健檢,並將此納入補助項目。她說,政治是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許瑞宏關注長者的健康問題,透過實際行動為民眾健康把關,創造善的循環,非常值得鼓勵。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2021年攝護腺癌與10年前相比,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分別上升 46.0%及 46.1%,順位由第 7 位上升至第 5 位。攝護腺癌常見的篩檢方式,可透過檢測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濃度做為第一關卡,做為攝護腺癌的腫瘤指標。
記者會現場提供攝護腺PSA免費抽血篩檢活動,讓50歲以上男性民眾參加篩檢,場面十分踴躍,參與民眾葉先生說,「年紀大了,更要注意身體,預防勝於治療,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