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不是沒人排隊,是不能買知道嗎? 政府實名制快篩每人每月只給5支
記者魏永忠◎臺中報導
中央開放實名制快篩自4/28開賣以來,也滿月了,中央也開始「快篩陽=確診」之政策,到現在卻依然每人只能購買一次一盒(5支),如果還有需要的話,只能購買其他價格高昂的快篩,羅議員實際詢問藥局是否可以重複購買,得到的答案還是不行!!
羅廷瑋議員表示有些高標準防疫的公司需進行高頻篩檢才能上班,高頻率使用,用掉一盒後只能購買非實名制的快篩就會有價格上的差異,如一家好幾口一個月就會甚至相差上千元,更別說病毒潛伏期對於每個人的長短不一,使用頻率也不一,對經濟支出上都是沈重的負擔。
民眾只不過是單純的認為時常接觸到確診者,自我篩檢的部分就會變得極其重要,主要都是心繫防疫,卻只能獲得付出新台幣的教訓。
對於民眾來說,快篩的費用本來就是多支出的,因為開放政策的是中央,中央沒有為政策做好準備,還因為疫情隔離等等的亂象,許多人的生計都受到影響,都成了疫情下的受害者,減薪、減班,物價瘋漲,經濟蕭條,民眾當然會感到荒謬,中央一手造成的現況由民眾來買單就算了,居然還要被側翼攻擊只想買便宜的快篩,請問誰不想買便宜的快篩?又有誰會自己無聊沒事就快篩?
羅廷瑋議員呼籲中央要多傾聽人民的聲音,接下來「快篩陽即確診」上路,懇請中央認真思考快篩之於人民的關係,既然要作為認證傳染病的工具,是否中央也應該要負起責任,而非將責任甩的一乾二淨,讓民眾深陷水深火熱之中,也可能會造成許多民眾放棄對於防疫的信心,乾脆就不驗了,因為無能的政府無法幫上任何忙之外還要被隔離,對於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一旦此種黑數增加,政府對於疫情的控管能力就更加不足,但惡性循環的後果卻是由全民共同承擔,這難道就是中央所想要的後疫情時代?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