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步行便利性」亞洲第4名 市議員張芬郁打臉出門命懸一線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在市議會施政報告中,指台中獲《自然期刊》研究名列全球「步行便利性」城市前50強、亞洲第4名,市議員張芬郁要求盧市長,不要過度強調排名,忽略實質的施政改善,市民出門要享受便利,必須先面對通行的不便利,她以大里市民要過日新橋、新仁橋是「命懸一線」,要求優先編列預算改善。
市議員張芬郁表示,市長盧秀燕在施政報告中以「市民就是家人」的理念打造幸福城市,今年2月《經濟學人》報導,刊登於《自然城市》期刊的研究指台中市在全球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名列「步行便利性」城市前50強、亞洲第4名,在內政部113年「市區道路養護管理及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也勇奪七項大獎。
張芬郁提醒盧市長,不要過度強調排名,忽略實質的施政改善,也不要把排名做為花預算行銷自己的手段。她指出,「步行便利性」城市,指在小範圍的步行範圍,能夠便利的往返咖啡廳、學校和便利商店、公園等,但民眾要出門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時,面對的是通行的不便利,而且是命懸一線,提心吊膽。
張芬郁以沒有人行道的橋梁為例,大里區新仁橋,連結太平和大里,往返新社區和工業區,大里市區中心的日新橋連結東南區,學生、上班族、運動的長輩及打掃街道的清潔人員,必須走在紅線上與車爭道提心吊膽,如果市長真的把市民當做家人,不會讓市民走在危險的邊緣,一條沒有行人道的橋,是幸福城市的破口。
張芬郁要求立即評估日新橋人行空間可行性,提出改善計畫與時程,跨局處研議增設人行道、護欄或替代步行橋等方案,並全面盤點全市類似缺乏人行空間的橋梁與道路,擬訂短中長期改善計畫,優先編列預算改善,讓市政報告,落實於民眾日常生活中。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