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說明】中市科學放流、漁獲倍增 成效受漁民肯定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議會今(25)日定期會,市議員楊典忠關心台中市魚苗放流議題,台中市政府說明如下:
農業局表示,台中市海資所除遵守水產動物海域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規定外,已具備各種放流技術,包括岸際放流及船放等,以提高放流魚苗的存活率,並邀集漁會及相關團體研商符合漁業署規定的放流魚種及放流點位,成為其他放流縣市借鏡對象,108年至今放流量位居全國第一。
有關放流成效部分,農業局說明,目前由農業部漁業署委託台灣海洋大學及水產試驗所辦理,包括標識放流再捕獲、魚體染色及基因定序等幾種方式,各魚種放流效益由漁業署提供,台中市則以漁獲量資料為放流成效的參考依據;以午仔魚為例,台中市自107年每年持續放流,該魚種的漁獲量由107年的24公噸至112年已增加至77公噸,113年經統計已達105公噸,漁民也反饋市府放流午仔魚增加他們的收益。
此外,海資所也積極輔導宗教團體及個人正確的放流觀念,並派員協助各團體不定期稽查放流活動,呼籲有意在海域放流的個人或團體,應至「水產動物海域放流申請網站」事先申請,未申請就逕行放流者,恐違反漁業法相關規定,可裁罰3萬至15萬元。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