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商品標示驚現「中國台灣省」字樣,市議員陳俞融批市府查緝不力,紅色統戰跡象令人憂心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今日市議會4月25日進行財政經濟業務質詢,市議員陳俞融、陳淑華、張芬郁、蕭隆澤、陳雅惠、謝家宜等人關心台中市商品簡體字標示問題,要求市府應加強查緝,避免「紅色統戰」情形,入侵台中市民生活。
市議員陳俞融說,日前接獲市民通報,台中市內某公司銷售的兒童安全座椅外包裝竟出現「中國台灣省」、「質量」、「用于」等中國用語,這樣的情形將台中市矮化為中國省份中一個城市,十分誇張,更違反了消費者保護法第四條:「企業經營者對於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應提供消費者充分與正確之資訊。」此類商品標示不僅誤導消費者,恐更隱含紅色統戰意圖,令人憂心。
陳俞融提到,根據市府111年至113年查緝商品標示統計數據顯示,抽查件數竟逐年下降,從111年的7,853件銳減至113年的6,742件,減少超過1,100件。而不合格件數比率卻逐年攀升,從111年的13.4%上升至113年的17.6%,顯示盧市府在商品標示查核作業上不僅力道減弱,成效更是每況愈下,形同為不肖廠商,大開方便之門。
陳俞融質疑,市府經發局是否已失去查緝不當商品標示的決心?為何這種明顯帶有統戰性質的商品標示能夠如此明目張膽地在台中市販售?難道在盧市府的治理下,台中市已經悄悄地被來自中共的「紅色勢力」統戰入侵了嗎?
對此,經發局局長張峯源表示,有關商家標示中國台灣商品,業者已下架該商品,並改正標示,而至於稽查案件數量,則是因為針對在重大節日會針對重點特定商品做查核,如兒童節期間,就會針對兒童玩具做檢查。
陳俞融批評,市府不應如此輕忽商品標示把關,兒童安全座椅這類商品是攸關幼童生命安全的重要產品,外包裝標示卻可以充斥中國用語而隨意販售,更嚴重的是,若相關商品沒有通過相關安全檢驗,卻被無良廠商標示為已通過,屆時使用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誰來負責?
陳俞融表示,中國簡體字標示商品滲透進入台中是嚴重現象,經發局只是讓商品下架而非開罰顯然沒有遏止效果,本案更顯示出中國統戰臺灣套路無孔不入,市府官員應提高警覺,而非放任這些漏網之魚侵害台中市民消費權益。
另外,陳俞融也說,先前在業務質詢就提到台中娃娃機六都第一多,但內容物品質良莠不齊,其中就許多內容商品被很多標示不清、從中國進口的簡體字未檢驗電子商品入侵,當時就要求市府就應該更嚴格控管並稽查夾娃娃機內容物和商品來源,以保障消費者安全,但上次質詢後至今,市府有加強嗎?顯然沒有,看到去年11月-今年3月稽查娃娃機件數有95件,相較於前年11月到去年3月同期有89件,僅增加6件,看不到特別加強的跡象,且根據市府113年至114年4月22日止,涉商品標示不符函請業者期限內停止陳列擺放件數統計表,都只有個位數,113年2件,114年8件,且都未裁罰,這些案件恐怕是九牛一毛。
陳俞融也拿出照片指出,自己近日再去許多娃娃機店家查看,仍然還有許多簡體字電子商品出現在娃娃機內,這些商品如耳機、玩具,安全性未得到保障,一旦孩童使用後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市民也求償無門。
陳俞融要求市府,應立即啟動全面性的商品標示專案稽查,特別針對兒童用品、安全產品等加強查核,並對已發現的違法商品進行處分。並對於查緝成效下滑的原因,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陳俞融強調,台中市是台灣的台中市,絕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台中市」。國家主權不容妥協矮化,更不容許消費市場成為紅色統戰的溫床。市府必須拿出魄力,嚴格執法,確保台中市民消費安全與國家尊嚴不受侵害。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