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蟬聯六都第一,市議員陳俞融指每日250人受害,批市府僅說交通安全「有進步」不負責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今日台中市議會舉行市府針對交通事故、酒駕案件及酒駕致死率通盤檢討及改善計畫專案報告,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市府雖強調交通事故下降六都第一,但各項道安資訊顯示,台中市交通傷亡數卻仍蟬聯六都第一,批評市府說交通安全「有進步」是不負責的說法。
陳俞融批評,市府通篇報告強調交通事故已有「防制」、「降幅」,但卻不願面對事實真相,即台中市交通件數、交通死傷人數,仍為六都第一的事實。特別是113年近十萬的交通死傷,台中市平均每天有超過250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受傷或死亡!這樣的數字令人痛心,部分數據顯示成效,但市民仍未感覺到安全。
陳俞融表示,專案報告中提到113年總執法件數192萬餘件,交通事故與傷亡人數卻依然居高不下,顯見現行策略未能有效導正用路行為,恐有治標不治本之虞。且新北市警察局交通大隊去年(2024年)取締各類交通違規件數達234萬3984件,但交通死傷卻低於台中市,更顯現執法件數跟交通傷亡防制關聯性不大。
陳俞融說,根據市府警察局統計,台中市113年1至12月共發生277件14歲以下兒少行人交通事故,造成260人受傷。其中195件事故歸責於車輛,佔總數七成;行人肇事82件,僅佔三成。而113年全台14歲以下兒少行人事故死傷達1233人,但光台中市260人就佔了全台五分之一的比例,顯示台中市兒少行人安全問題亟待正視。
陳俞融表示,先前早已提醒市府科技執法設置前,應先從交通工程改善下手,但台中市現有68處科技執法路口中,有11處降幅為零,佔16%,近五分之一,如沙鹿區正英路與臺灣大道路口,更顯示科技執法的選址和執行策略存在問題,科技執法設置不均衡。
陳俞融指出,百大易肇事路口及科技執法路口的事故件數雖有下降,然而,113年百大易肇事路口仍發生 4,412件事故,科技執法路口也發生 1,490件 事故,顯示這些危險路口的改善力道與速度仍遠遠不足。
此外,陳俞融也說,警察局113 年共計提報 2,575 件不合理道路工程,至 113 年底改善完成 2,1 03 件,仍有近五分之一未完成改善,陳俞融舉例,夜間照明不足導致駕駛人視線不良恐導致事故,以及號誌燈、路牌被樹木等障礙物遮擋等問題至今還是層出不窮。陳俞融質疑為何近兩成未完成改善?難道是跨局處機制失靈?
陳俞融提到,台中市在113年取締酒駕件數達6,905件,雖排名六都第一,然而,這項「第一」的數據,對比酒駕事故死傷人數改善幅度僅列六都第四,顯然不成比例。同時,台中市113年酒駕事故死傷人數為1,246人,相較於112年六都1457人最多,113年仍是六都最多!酒駕致死率高達1.52%,是一般交通事故致死率的4.9倍。這顯示酒駕問題仍極為嚴重。執法取締件數雖高,卻難以有效降低實際傷亡?市府應深入檢討,高執法件數到底有無實際成效。
陳俞融要求盧市長提出保證,今年台中市的交通事故人數能有效下降?是否能設定明確目標?不要再用滾動檢討交通安全作為,來敷衍民意。市民要的是行人友善的城市,是交通安全的家園。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