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動物、防疫升級」 中市動保處打造動物福祉城市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盧秀燕市府團隊自2018年上任以來,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以「動物福利」、「狂犬病防疫」及「寵物管理」為核心,推動多項創新政策。以下整理6年來關鍵施政成果。
一、動物收容與福利提升
收容所環境革新:完成「后里動物之家」改建(2021年啟用),採「公園化」設計,犬舍空間擴大3倍,增設醫療區及互動廣場。
2023年收容所認養率達78%(較2018年提升35%),安樂死率降至2%以下。
流浪動物TNVR計畫:累計絕育5.8萬隻街犬貓(2018-2024),街犬數量減少約40%。
首創「街貓友善照護站」補助計畫,設立120處社區照護點。
二、狂犬病防疫與公共衛生
疫苗覆蓋率提升:每年狂犬病疫苗注射量突破10萬劑,2023年犬貓疫苗覆蓋率達85%(全國平均72%)。
山區設「行動注射站」,和平區等偏鄉覆蓋率從50%提升至80%。
防疫科技化:開發「寵物登記暨狂犬病疫苗管理系統」,結合GPS定位追蹤高風險區。
2022年成功阻絕境外鼬獾狂犬病入侵案例。
三、寵物管理與友善政策
寵物登記創新措施:推動「到府寵物登記服務」,2023年登記數年增25%(累計達42萬隻)。
全國首創「寵物遺體火化補助」,每年服務逾3000件。
寵物友善空間擴展:認證150處「寵物友善場域」(含餐廳、旅宿、公園),數量全國第二。
開設8處「狗運動公園」,2023年使用人次破10萬。
四、動物保護與救援
24小時救援機制:成立「動物救援專線」(04-23869420),6年累計救援1.2萬隻傷病動物。
2023年救援到案時間縮短至30分鐘內(都會區)。
虐待案件查緝:動保警察聯合查緝量能提升,2023年裁罰虐動物案件達65件(較2018年+50%)。
破獲全國最大非法繁殖場(2021年),沒入328隻品種犬。
五、教育推廣與創新
生命教育扎根:校園巡迴講座年參與1.5萬人次,動保教材納入50所國小課程。
舉辦「臺中動保嘉年華」,2023年吸引3萬人次參與。
數位服務升級: 開發「臺中動物福利APP」,整合走失協尋、醫療資源地圖。
線上認養平台「毛孩幸福轉運站」媒合率提升至70%。
六、施政成果數據
民調表現:2023年市民對「動物保護」滿意度達83%(較2018年+28%)。
全國評比:農委會「動物保護業務評鑑」連續3年優等。
國際認可:2022年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城市友善動物評比亞太區前五。
未來重點工作
推動「寵物長照服務」,設立2處銀髮犬貓照護中心。
擴建「南屯動物之家」,打造智慧化收容園區(2025年動工。)
訂定「動物友善城市自治條例」,強化法律保障。
動保處長林儒良表示:「從救援到終養,我們要讓每隻動物都能獲得尊重與妥善照顧。」
(報導內容的統計截至2024年6月 )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