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卡納克神廟」與「盧克索神廟」:千年文明的見證
訢雩在埃及
位於埃及盧克索的卡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與盧克索神廟(Luxor Temple),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最宏偉的宗教遺址,兩者相隔約3公里,由獅身人面像大道相連,共同訴說著法老對神權與王權的崇高敬意。
卡納克神廟:眾神之殿
卡納克神廟始建於西元前2000年,歷經30多位法老持續擴建,成為古埃及規模最大的神廟群,供奉太陽神「阿蒙(Amun)」。其核心區域佔地逾30公頃,包含十座塔門、聖湖與數十座神殿。
多柱大廳(Great Hypostyle Hall):134根巨型石柱聳立如林,中央12根高達21米,柱身刻滿象形文字與神祇浮雕,陽光斜照時更顯震撼。
哈特謝普蘇特方尖碑:女法老留下的粉紅色花崗岩方尖碑,高29.5米,象徵她與太陽神的緊密連結。
聖湖:祭司舉行淨儀的場所,傍晚時分湖面倒映神廟殘影,意境深邃。
盧克索神廟:節慶與信仰的交匯
盧克索神廟建於西元前1400年,主要用於慶祝「奧佩特節(Opet Festival)」。法老與祭司會從卡納克神廟迎請阿蒙神像至此,舉行重生儀式。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入口處兩座坐像與方尖碑(另一座現存巴黎)展現法老的威儀,牆面刻有卡迭石戰役的銘文。
羅馬時期的融合:神廟後方曾被改建成教堂,牆上基督教壁畫與古埃及浮雕並存,見證文明的層疊。
夜間光影:燈光點亮後,神廟與尼羅河暮色交融,彷彿重回法老時代的祭典之夜。
文明與藝術的永恆對話
兩座神廟不僅是建築奇觀,更體現古埃及人對宇宙秩序的追求。卡納克神廟的恢弘象徵神權的至高無上,盧克索神廟則強調法老作為神與人的中介。今日,殘存的巨柱與浮雕仍以沉默的語言,向世人揭示一個信仰與權力交織的輝煌時代。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