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平宜居城市 林霈涵籲市府通盤檢討公設保留地、推動東區運動設施、強化智慧停車服務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臺中市作為中部重要生活與產業核心,人口已突破286萬,面對日益增加的都市發展需求,市議員林霈涵在第四屆第五次定期會專案報告中指出,目前台中仍有多達11個主要計畫區與20處細部計畫正辦理通盤檢討,私有公設保留地更達1,674公頃,若長期無法解編與開闢,將嚴重影響土地利用效率與市民權益。
林霈涵指出,通盤檢討中即將釋出的470公頃土地,市府應儘速提出具體利用規劃,例如導入社會住宅、公共設施或綠地空間,讓長期閒置土地轉化為民眾受益的城市資產。強調都市計畫與土地政策攸關市民切身利益,市府必須強化通盤檢討的協調與透明度,打造公平有效率的都市規劃機制。
此外,針對智慧交通議題,林霈涵肯定交通局近年推動台中交通網APP與智慧停車系統的成效,認為這是實現永續與便利城市的重要一步。但她也呼籲市府進一步針對APP使用者進行滿意度與障礙調查,掌握民眾實際使用狀況,持續優化使用者體驗,讓智慧交通真正貼近市民日常。
對於區域運動資源分布不均問題,林霈涵特別點出,東區尚無大型市立運動場館,當地居民多需跨區使用設施,形成使用不便與資源落差。她建議市府儘速盤點東區閒置土地與公有空間,評估設置運動場館的可行性,實踐健康城市願景。
林霈涵強調,從土地、交通到運動設施,每一項政策都連結市民生活的幸福感。她呼籲市府團隊持續傾聽民意,落實均衡發展與全民參與的治理理念,攜手打造宜居、永續、智慧的臺中市。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