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人口集中少數行政區 偏鄉地區人口連年下滑 城鄉差距持續擴大
新華報導網站\報導
台中市人口不斷增加,去年底設籍人口286萬多人,比前年度增加14萬多人,不過市議員李天生6日提醒本市人口多集中在少數行政區,不少地區人口則是連年下滑,要求市府重視,避免造成城鄉差距持續擴大。
李天生指出,據統計,去年底全市設籍人2,860,601人,排名前3名分別為北屯310,965人、西屯區236,821人、大里區212,166人;另有不少行政區人口突破門檻,另創新高,其中太平區破20萬人,沙鹿區破10萬人,清水區達9萬人,梧棲區達6萬人,烏日區攀至8萬人,都是地方的盛事。
人口雖然增加,不過李天生表示,去年度全市計有15個行政區人口減少,計有北區、豐原、東勢、大甲、后里、神岡、大雅、新社、石岡、外埔、大安、大肚、霧峰、大里、和平;其中豐原減少785人排名第一,其次為北區529人、霧峰480人及大雅479人。
李天生強調,人口增減涉及因素眾多,起伏不定,不過值得關注是,人口集中在少數行政區,不少地區則是人口長期滑落減少;其中人口超過10萬分別是:南區、西區、北區、西屯區、南屯區、北屯區、豐原區、沙鹿區、潭子區、太平區及大里區,這11個行政區人口達190多萬人,佔全市總人口66.5%。
部分地區則是人口逐年減少,李天生說,其中大安區99年縣市合併20,308人,去年底降為17,793人,連續14年人口減少;中區則由99年22,472人降至113年17,904人,至於霧峰、外埔、新社、石岡、東勢、和平等偏鄉地區更是長期人口流失,至今沒有止跌的趨勢。
此外,部分都會區也出現人口減少,李天生說,豐原區99年合併時165,433人,107年達到高峰167,025人,此後一路下跌,113年降至163,163人;大雅區107年人口達95,815人,事後逐年遞減至113年95,229人;大里100年突破20萬人,109年達213,117人,日後連年下滑至113年212,166人。
他強調,市府施政偏重人口增長及新興開發地區,造成部分地區快速發展,其他地區則是缺乏建設,發展停滯,人口外流,有些地區面臨發展飽和,沒有開發空間,無法進一步突破發展,人口遞減,要求市府「關愛的眼神」應該遍及全市各地,均衡照顧各行政區,否則城鄉差距將會日益擴大,造成不公。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