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點閱人次

❇️《新華報導》網站所有文章在此

顯示更多

🌍 Translate翻譯各國文字

水里影展首屆巡迴落幕 苦行僧精神感動神明

新華報導網站\報導

第一屆水里影展頒獎典禮媲美國際影展,與會者盛裝出席。

第一屆水里影展巡迴日前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水里遊客中心圓滿落幕,策展人洪馬克帶領發起人孫昱碩和參展導演們,如苦行僧般一步一腳印地走完所有場次映後座談,逐漸累積起眾多忠實影迷,不僅已經有外縣市預約第二屆影展巡迴放映,更有許多民眾已經提早報名工作坊,甚至有神明「下凡看電影」,為此影展決定新增初階班工作坊,邀請金牌卡司講師群原班人馬回歸。

導演熱情參與 映後座談激發火花

水里影展在頒獎典禮前已經有19個場次,頒獎典禮後開始進22場巡迴放映,總計41個場次,橫跨南投與台中兩地,作為偏鄉影展第一屆,即使觀眾人數有限,策展人洪馬克還是決定親自走過所有放映場次,他表示:「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水里影展,所以跟民眾面對面對話很重要!」令人感動的是,幾乎所有場次都有參展導演親自出席映後座談,與觀眾分享創作理念。其中,榮獲金獎的《重拾林憶》導演曾斐琳和最佳地方故事獎《春美姊的夢》導演溫雅婷,更是參與了超過八成的場次,成為支撐巡迴影展映後座談的重要支柱。

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的場次場次爆滿

此外,《你也算客家後生》導演吳過的映後座談雖然場次不多,但每場都引起民眾熱烈討論,激發出許多關於客家文化和身份認同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春美姊的夢》攝影師戴孟佳雖然不是導演,但他參與了將近五部作品的攝影和後製,成為整個水里影展產量最豐富的成員,他也多次出席映後座談,分享與不同導演合作的經驗,為觀眾揭開影像製作的神秘面紗。

學者肯定 影展為地方創生注入新活力

知名人類學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系主任羅師烈教授也出席觀影,並對《重拾林憶》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出,台灣許多木業小鎮在生態永續風氣普及後逐漸衰落,水里並非個案。然而,水里影展的出現,讓更多民眾看見水里的故事,也為地方創生帶來新的可能性,他對水里影展後續的發展充滿期待。

水里影展巡迴吸引各種年齡層觀眾出席

映後交流 激發導演反思與成長

導演們透過長期的映後座談洗禮,與觀眾交流互動,不僅獲得許多成長和蛻變,也重新檢視了自身的創作初衷和理念。《你也算客家後生》導演吳過表示,透過映後座談的民眾回饋,讓他看到許多自己沒有發現的作品面向,也讓他重新思考該片背後創作想表達的觀點。《重拾林憶》導演曾斐琳則表示,映後座談不僅讓她培養出面對民眾講話的信心,也透過羅師烈教授的回饋,反思了自己觀看水里砍伐產業的觀點,重新用更宏觀的角度檢視自己的故事。

水里影展吸引許多民眾參與,許多觀眾透過影展才了解水里過去的繁榮景象,也透過影片認識水里的各行各業、風土人情和奇特景觀,例如巡水人、具有磁力的龍紋石,以及水里作為台灣足球運動重要據點的歷史。

許淑華縣長親自出席水里影展頒獎典禮,並承諾全力支持擴大舉辦。

第二屆增加初階班  邀請金牌講師群回歸

第一屆工作坊學員表示講師群的卡司極具吸引力,是吸引報名的重要因素,包括國家文藝獎得主黃明川導演、知名紀錄片製作人史祖德導演、孢子囊電影院創辦人陳志漢導演等,從他們身上學到的知識受用無窮,許多觀眾紛紛詢問是否有初階班的課程可以參與,有鑑於第一屆素人學員遇到的門檻,策展單位決定在第二屆新增初階班課程,教授拍片基礎知識,以利初學者銜接後續的進階班,而工作坊講師群原班人馬也已經初步答應全數回歸。

水里影展巡迴場次導演踴躍出席,由左至右為策展人洪馬克導演、溫雅婷導演、曾斐琳導演、吳過導演、胡澔翔導演以及發起人孫昱碩 

喚起地方記憶 神明也來「看電影」

影展後期,關注水里影展的民眾越來越多,許多人都是透過粉絲專頁的訊息才趕到現場觀影。其中,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的場次幾乎爆滿,當天更有粉絲為了支持吳過導演的作品,特地邀請了彰化南瑤宮彰化媽、西螺福興宮太平媽以及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義民爺三尊神明的神像與令旗出席,邀請神明一起看電影,以不同於傳統布袋戲或歌仔戲的當代藝術形式與神明交流,也呼應了《你也算客家後生》中與宮廟文化相關的民俗活動,引發更多探討。

展望未來 持續深耕地方

發起人和策展人表示,第一屆影展已經建立了一個標準,第二屆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因此接下來最大的難題就是要如何找到經費。曾斐琳導演表示,她將參加第二屆工作坊繼續學習,繼續拍片;吳過導演表示,他手頭有不同的題材,如果有機會希望能以觀摩片的方式參與第二屆。策展人洪馬克表示,有了第一屆的基礎,第二屆將擴大與地方的連結,除了開始徵求志工之外,也要開始嘗試與地方單位有更深入的合作模式,讓水里影展成為越來越多水里人參與的年度活動,並一直舉辦下去。

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的場次爆滿,甚至有粉絲邀請三尊神明下凡看電影,充滿話題。

多元場域 展現水里人文風貌 第二屆走向更多縣市

第一屆水里影展的巡迴放映場地相當多元,橫跨水里鄉、南投市以及台中市,從充滿文藝氣息的米蟲咖啡廳、南園酒家,到歷史悠久的文創空間水里蛇窯;從國際會議廳等級的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水里遊客中心,到舒適的高級飯店福容徠旅、龍江飯店與水里里山村;從提供知識寶庫的水里圖書館,到充滿創意巧思的複合式觀光工廠樹德半山夢工廠;更有如文藝復興美術館般的富興工廠1962,以及融合自然與人文的 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車埕木業展示館等,這些各具特色的場地,不僅提供了舒適的觀影環境,也讓水里影展的放映活動增加許多想像。目前基隆市、彰化縣以及嘉義縣的合作單位都已經在洽談中,第二屆水里影展的作品將在更大的範圍被看到。

第二屆水里影展一系列活動將於3月底正式公布,請大家關注水里影展臉書粉絲專頁。

留言

斥資14億暢通南區路網三支箭! 盧市長宣示:邁向人本、安全、宜居新環境

台中市南區交通再突破!市府投入總經費逾14億元推動「南區樹德國小周邊新闢道路、建國北路道路拓寬、德富路打通工程」已全面完工,徹底打通瓶頸路段、完善通學與人行環境,成為暢通南區路網三支箭;今(16)日市長盧秀燕親自主持聯合完工祈福典禮,宣示南區交通建設邁入新里程碑,大幅提升區域發展潛力與市民生活品質。

台中豐樂公園驚見斑龜產卵! 建設局擬設「烏龜友善產房」營造友善棲地

中捷藍線簽約啟動!盧市長偕蔣萬安市長見證 「姐弟同心」讓中捷七線齊發

台中捷運藍線將於下個月開工,其中核心工程BM01機電標今(14)日舉行簽約儀式,市長盧秀燕攜手台北市長蔣萬安,並邀請新加坡、法國、韓國三國駐台代表共同見證。「姐弟同心!」盧市長表示,她與蔣情同姊弟,此次藍線將由台中捷運工程局自建,盼「姐姐做事,弟弟幫忙」由北市府捷運局傳承技術與經驗,在任內讓中捷七線齊發,提前完成整體路網規劃。

4度蟬聯全國第一!台中「閱讀教育績優」榮獲15大獎 盧市長親自頒獎表揚

教育部每年舉辦「全國推動閱讀績優學校、團體及個人評選」,台中市114年度榮獲15項大獎,四度蟬聯全國獲獎數第一!市長盧秀燕今(13)日於市政會議中親自頒獎表揚獲獎學校、團體與個人,肯定他們對閱讀教育的熱情投入與卓越貢獻。

「給孩子一個禮堂計畫」最後一塊拼圖!中市山城5校禮堂聯合動土 盧市長:山線教育建設新里程

提供市民全齡共融及友善無障礙空間 市府持續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

台中市重視市民的生活品質,市府建設局積極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致力打造「全齡共融、友善無障礙」的優質公園綠地環境,提供民眾休憩與學習成長的多元空間,其中公園設施如體健區、遊具、無障礙步道與陽光廁所等,皆朝向滿足一般民眾、長者、兒童及身心障礙者等不同族群的使用需求進行規劃設計。

新光三越復業傳聞引發安全爭議 議員質疑市府監管

新光三越6月恢復營業是否屬實?都發局長承諾:「新光必須要確保安全無虞後,才會有分段使用的可能性。」

臺中市政府客委會-山城客庄傳習中心開課囉!!

首部曲就是【#客語世界咖啡館-#關心客家大小事】是咖啡+腦力激盪的全新推出,我們邀請到東勢在地的咖啡師-梧賴咖啡Frank賴沛,教授大家咖啡知識,然後利用品咖啡的時間來看見我們的客庄、討論我們客庄的大小事,精彩可期,遽據來報名囉!

🟧 新華報導網站 最近30天的熱門文章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人事異動

盧秀燕市長的風度與態度:引領台中市政的典範

破格拔擢引爆爭議!中山地政主任寶座空降 賴鳴美「直升龍頭」體制內炸鍋

《讀者來函 》告訴你一件2025年開春第一大笑話

市議員林霈涵的媽媽林張久美 今天凌晨逝世,享壽83歲

台中再添新航線!星宇航空開航「台中-神戶」 觀旅局:帶領遊客感受幸福城市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人事異動

114年后里區慶祝母親節暨模範母親表揚活動

《撥打1966長照服務到你家》

長期照顧是高齡社會中,每個家庭都會面臨到的問題,面對多元的長照需求,衛生福利部自106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積極透過政府與民間機構、團體共同協力建構社區化、普及化與在地化的長照體系,以加速並落實長照2.0政策,實現在地老化政策目標。

🟥 開站以來 點閱人次多的報導

《讀者投訴》掛羊頭賣狗肉 臺中市星光實驗教育機構 違法事件一籮筐

109年5月12日豐原區國豐路二段及豐科路口交通事故說明

賞花燈遊西區 體驗新舊共融人文藝術 打卡古蹟歷史建築

《讀者投訴》地政基層人員逃難潮湧現!!

臺中市政府今日有「重磅」人事異動

原區長的新職務公布了!(更新)

中市議會通過老人健保追加預算 盧市長感謝議會支持 宣布7月起恢復補助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區長等人事異動

《新華報導網站》提供平台不分藍綠、派系,來稿照登。 天天上架新新聞 、點閱率高、影響力大\臺中府會演繹內幕報導盡在新華

社址:臺中市西區精誠路447號7樓之1\信箱:ccs3172@gmail.com\專線:0933 42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