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甲⼦,台中保安宮16mm膠卷重⾒天⽇! 台灣⾸部台語片導演兄弟拍攝,⾒證台灣電影史
記者曾彥霖\報導
台中市北區保安宮⽇前整理地下室倉庫時,意外發現60年前拍攝的16mm膠卷和彩⾊8mm膠卷影像。這些膠卷由台灣⾸部35mm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的導演兄弟之⼀何錂明拍攝,記錄了當年的宗教進香與城市街景歷史,對台灣電影史和地⽅⽂化保存意義重⼤。經台灣電影收藏家張凌⽂數位化後,將於2025年1⽉4⽇舉⾏公開⾸映,邀請全台⺠眾共襄盛舉。
出席⼈員與開場
在今天(26⽇)的放映會活動中,⾸先由保安宮主任委員黃欽洲致詞,出席者包括榮譽主委王碧珠、總幹事呂林明麗,以及常務委員呂宗倫。放映由台灣電影收藏家張凌⽂準備,他特別使⽤古董級放映機搭配仿照電影辯⼠的旁⽩進⾏放映。台中⽂史復興組合創辦⼈格魯克亦出席活動,並介紹膠捲收藏的⽂化與歷史價值。
膠捲發現經過
保安宮常務委員 呂宗倫表⽰:「⼤約五年前整理地下室倉庫時,意外發現這些16mm和8mm膠卷。這些影像塵封多年,包含當年進香過程及街景畫⾯,⼗分珍貴。」他表⽰,明年適逢保安宮繞境75週年,他們將與台灣電影收藏家張凌⽂、台中⽂史復興組合進⾏合作,將影像數位化與公開放映,希望透過放映讓更多⼈了解保安宮的歷史與地⽅信仰⽂化。
紀錄片內容
此⽀紀錄片《南鯤鯓進香》以16mm膠捲拍攝,紀錄了台中市保安宮於1963年的7⽉1⽇前往台南進香的路途風景,同時也將⺠國50年代的臺灣景⾊藏珍片中,包括了台灣⼤道的早期街屋、跨越台中路上空的鐵橋「火⾞路空」,往南⾏經⻄螺⼤橋、⻄螺福善寺、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代天府、⻄安宮、南瑤宮、南鯤鯓代天府等地。片中也剪輯了某年5⽉12⽇另⼀次進香的畫⾯,⾏經台中林⽒宗廟、中⼭路宮原眼科、中華路等地。
影像價值說明
台灣電影收藏家 張凌⽂表⽰:「這次出⼟的膠捲總共有三⽀,其中⼀⽀由16mm規格雙磁孔拍攝的膠捲,保存狀況良好,為無聲影像。8mm規格拍攝共有兩捲。」張凌⽂認為,兩⽀膠捲是珍貴的影像紀錄,兩卷皆有剪輯痕跡,顯⽰⾄少為有兩組攝影拍攝的紀錄片,再透過事後剪輯⽽成。
張凌⽂補充,16mm膠卷中的影像出現了50多處剪輯痕跡,說明當時經過編輯處理,內容更具紀錄片的特質。
台中⽂史復興組合創辦⼈ 格魯克表⽰:「這批影像由何錂明導演拍攝,他是台灣電影始祖何基明的弟弟。」他說,兩⼈曾共同拍攝台灣第⼀部35mm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開創台灣電影時代。此次出⼟影像不僅對台灣電影史意義重⼤,也珍貴地呈現了1960年代台中城市景觀及宗教信仰活動的原貌。
格魯克也說,希望藉由這次影像出⼟,徵集更多台中在地的歷史影像,推動數位化保存⼯作,讓後⼈了解這些珍貴的⽂化資產。
保安宮常務委員 呂宗倫表⽰:「保安宮⾃1950年創建以來,已經超過70年歷史,是中華路⽵廣市場附近居⺠的重要信仰中⼼。第⼀次進香活動是在1950年,三天兩夜的⾏程,動員了五⼗台遊覽⾞,場⾯⼗分壯觀。膠卷讓我們重現了那段記憶,也⾒證了廟宇在地⽅的凝聚⼒量。」
⾸映活動安排
保安宮將於2025年1⽉4⽇晚間7點舉⾏紀錄片《南鯤鯓進香》公開⾸映,當天將致贈保安宮⾸映紀念票,數量有限,送完為⽌。此外,2025年1⽉18⽇將舉辦75週年祈安遶境,歡迎⺠眾⼀同參與盛會。
保安宮常務委員 呂宗倫表⽰:「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更多⼈感受到地⽅信仰⽂化的魅⼒,並喚起城市記憶與社區凝聚⼒,為⽂化傳承作出努⼒。」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