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愛駒突玩躲貓貓? 警一眼識破藏身處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臺中一名70多歲的劉姓男子日前至銀行辦事,離開時卻遍尋不著停放在附近的紅色自行車,這輛陪伴他十餘年的老夥伴價格不高,卻承載著無數回憶,他抱著一絲希望走進派出所求助。員警陪他返回現場,沒想到一下車就發現劉男愛車,距離他印象中的停放位置僅幾步之遙。原來當時他的視線被樑柱遮擋,再加上記憶稍有偏差,才鬧出這場虛驚,見到愛車安然無恙,劉男也對員警的熱心協助十分感激。 第三警分局立德派出所警員廖子陽、謝皓哲日前於所內值勤時,70多歲的劉姓男子慌張地入內求助,經了解,當日中午他騎乘自行車至東區復興路的銀行辦事,離開時卻遍尋不著愛車,這輛陪伴他十餘年的單車雖非高價款式,卻是他日常出行的老夥伴,怎樣都難以放下找回它的念頭,儘管希望渺茫,他仍步行近20分鐘來到派出所請求協助。員警獲悉後,隨即陪同劉男返回現場,試圖尋找相關監視器釐清自行車的去向,沒想到,員警一下車,便在騎樓的樑柱間一眼發現劉男失蹤的老夥伴,距離劉男印象中的停放處不到30公尺,原來,他當時記憶稍有偏差,加上視線被樑柱遮擋,才鬧出這場虛驚。 劉男見到愛車安然無恙,雖然鬆了口氣,卻也忍不住自嘲年紀大記憶力不行了,員警聽聞後立刻安慰他,表示找不到停車處這種「症頭」,各個年齡層都曾發生,並分享了自己的小撇步——「拍照就對了!」建議劉男日後可用手機拍下停車位置,以免再次發生類似情形。他對於員警的熱心協助銘感五內,事後特地買了20杯飲料送至派出所,以表達感激之情,讓員警既意外又感到暖心。 警方提醒,有時記憶並不可靠,民眾停放車輛,可能因停放時間較長,或因停放車輛多、地景相近等因素,發生記憶模糊的窘境。警方建議,可透過手機拍照留存的方式,停車後拍下停車位置及周遭環境或附近門牌,幫助回想並加速找到自己愛車,避免事後苦尋不著車輛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