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最愛的啟動童樂嘉年華又來囉!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2/29/2023 10:00:00 下午 張欽奇\提供12/30(六)14:30,在豐原漆藝館前大草坪,歡迎大家來參加氣墊城堡活動,一樣有泡泡秀、魔術表演和超級英雄,歡迎爸爸媽媽和小朋友①啟來共度美好的下午時光!📍12/30(六)下午14:30📍豐原漆藝館前大草坪(豐原區水源路1-1號)#豐原山城 #幸福加乘#臺灣將啟程 #迎向幸福城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人事報導》台中市政府人事異動 10/02/2025 03:38: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政府近期公布最新人事調整,民政局與西屯區公所部分主管職務異動。 原西屯區公所主任秘書林真如,調任為民政局企劃科科長。其留下的主任秘書職缺,則由原民政局專員江毅生接任。 市府表示,此次人事佈局旨在促進人才交流,活化市府團隊。 文章內容
《人事報導 》中市府區公所人事異動 多位主管職務調整 10/01/2025 03:34: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政府今日公布最新人事異動,主要涉及南區、烏日、外埔及東區等區公所多位主管職務的調整,並自114年10月1日生效。 此次異動中,南區區公所主任秘書由原烏日區公所主任秘書黃順良接任;烏日區公所主任秘書一職,則由原南區區公所課長廖巧雯升任。外埔區公所主任秘書由原課長鄭進來升任。 此外,南區區公所民政課長由原課員陳煌甫升任,秘書室主任則由原東區區公所課長張素瑜調任。外埔區公所社會課長由原課員黃瑛琪升任。東區區公所人文課長則由原南區區公所主任陳昭凱接任。 異動人員名單如下: 文章內容
賴清德「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不是這樣喔!」 台灣民主的憲政邊界在哪裡? 8/17/2025 05:30:00 下午 新華報導\專欄 726大罷免塵埃落定,25個罷免案全數敗北,但真正引發政治風暴的,卻是總統賴清德在事後的一句話: 「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不是這樣喔!」 這句看似平常的表述,在台灣政壇掀起軒然大波,也讓人重新思考一個根本問題:台灣的民主,究竟是什麼? 這句話的爆炸性,在於它挑戰了台灣民眾最基本的民主認知。從小學公民課開始,「少數服從多數」就被奉為民主鐵律,選舉結果出爐,敗者認輸,勝者執政,這是再自然不過的邏輯。但賴清德卻在罷免大敗後說出這樣的話,難怪會被解讀為「輸不起」、「不認帳」,甚至有人質疑他是否要「搞戒嚴」。 然而,如果我們跳脫情緒性的反應,深入探究這句話的憲政意涵,會發現事情遠比表面複雜。賴清德的發言,實際上觸及了現代民主理論的核心議題:多數決的界限在哪裡? 從憲政民主的角度來看,賴清德的論述並非全然無據。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麥迪遜早就警告過「多數人暴政」的危險,認為純粹的多數決可能淪為壓迫工具。這也是為什麼現代民主國家都建立了憲法、人權法案、司法審查等制衡機制,就是要防止多數人濫用權力,侵犯少數人的基本權利。 以美國為例,即使國會通過法案,最高法院仍可基於憲法宣告其違憲無效。德國的憲法法院更是明文規定,某些基本權利條款具有「永恆條款」性質,即使修憲也不能觸碰。這些設計都在說明一個道理:民主不等於多數決萬能,還有更高層次的憲政原則需要遵守。 台灣的憲政體制同樣體現了這種思維。中華民國憲法不僅規定了五權分立的政府架構,更明文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憲法增修條文更是設下了高門檻,需要立法院4分之3同意提出,再經公民投票過半數通過才能修改。這些設計都在限制多數決的適用範圍,確保某些核心價值不會因為政治風向改變而動搖。 從這個角度來看,賴清德強調「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確實有其憲政理論基礎。問題在於,他沒有清楚說明這個原則適用於哪些情況,也沒有解釋在726罷免的脈絡下,這句話的具體意涵是什麼。 更關鍵的是時機問題。在罷免剛剛失敗的敏感時刻,任何看似質疑多數決的言論都會被放大檢視。即使賴清德的本意是在闡述憲政民主的複雜性,但在這個時機說出來,很難避免被解讀為對選舉結果的不滿,或是為自己政治挫敗尋找藉口。 這種解讀並非完全無理。畢竟,賴清德是在民進黨支持的罷免案全面潰敗後說出這番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是在為失敗找理由。更何況,他在「團結10講」中提到這個概念時,正值藍白... 文章內容
捷工局長證實:「藍線進度未超前!」市議員批「畫大餅、空頭支票」,盧市府難如期通車! 10/03/2025 03:36: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今日台中市議會專案報告,議員陳淑華針對台中市大眾運輸路網中最重要的軌道建設進行質詢。陳淑華說,現在的捷運藍線6月26日機電標開工,依捷工局長的說明,目前進度僅僅龍井機廠的假設工程,只是圍籬圍起來而已。 陳淑華指出,台中捷運藍線進度明顯落後,6月26日捷運藍線花了大把鈔票辦了一個動工秀,而藍線主體土建工程分三標,第一標只進行期中報告,期末報告最快也要年底,明年才可能辦理招商、招標,根本還用不到錢,所以台中市政府的藍線工程進度,行政院以此進度為依據依法補助。 陳淑華也說,依據市政府的報告,藍線主體土建第二標、第三標才要開始設計,都還沒有期中報告、更不要說期末報告,要什麼時候才能夠工程招標還不知道。 陳淑華痛批,捷運藍線都市計畫都還沒通過、都還沒完成,當然就會連捷運藍線用地都還不能依法徵收,而用地取得哪裡有藍線動工,明顯是盧秀燕詐騙市民的操作。 陳淑華表示,中央的補助是按照實際工程進度補助,藍線實際與計畫進度落後,什麼倒扣四十幾億這樣子的說法完全是盧秀燕造謠、抹黑。盧秀燕當民代25年、當台中市長近7年了,絕對知道中央補助地方建設都是依照工程進度進行補助。台中市捷運藍線進度落後,盧秀燕上任後不但變更路線、站點,進度延宕,把本來是台中市政府的責任,甩鍋給行政院,標準是盧秀燕抹黑造謠的手法。 捷工局長蘇瑞文證實,捷運藍線進度沒有超前,都市計畫、土地徵收都尚未完成。市議員陳俞融痛批,藍線只有動工秀超前! 陳俞融提到,捷運藍線雖已開工,但市民更關心何時能完工通車?盧市長七線齊發一場空,除了綠線完成,其他都在紙上談兵,根本是「畫大餅」,依照市府的時間進度表,捷運藍線目前114年正在「設計、施工」階段,預計123年通車,但捷運藍線在都市計畫、土地徵收都還沒有完成,進度根本沒有超前。 陳俞融也追問,除了藍線外,捷運綠線延伸大坑彰化、橘線、藍線延伸、屯區捷運紫線、紅線及橘線延伸海線等其他六線,進度在哪裡?會不會如藍線一般進度堪憂。 陳俞融說,捷運藍線經費,中央依照進度給經費十分正常,也提醒盧市長,其他六線可行性研究不是有提就好,更要兼顧品質及內容,不要到時候中央審查退回,盧秀燕市長又牽拖是中央在「卡」。 捷運工程局長蘇瑞文回應,除藍線以外,其他六線目前都在可行性研究,齊發代表一起做可行性研究。盧秀燕市長回應,藍線目前狀況還不錯,原來重大工程都會流標幾次,但我們... 文章內容
台中公車每年編逾20億預算 6年減少4700萬人次搭乘 10/01/2025 02:21: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議會定期會,交通局針對公車營運進行專案報告,市議員張芬郁表示,市庫每年編列逾20億補貼公車營運,但班次、搭乘人次、駕駛人力年年遞減,而每年須舉辦的公車評鑑只完成112年第一期,要求盧市長和交通局長密切關注,才能了解市民需求和提升公車服務效率。 市議員張芬郁表示,盧市長上任以來,調整三次的公車運價和合理的營運成本,價票的差額,則由市府吸收,108年補貼公車業者虧損4.42億,113年增加為8.58億,增加快一倍。 但執行6年的結果,公車班次從108年343萬班次,到113年272萬次,減少71萬班次;搭乘人次從108年1.3億人次,到113年8300萬人次,減少4700萬人次,台中公車免費卻無人青睞,令人傷心。 張芬郁指出,交通局對外宣稱,補貼業者虧損的同時,也要求業者替駕駛加薪,2023年一次4千,今年再一次4千,總共8千元,但駕駛反應,少數業者阿莎力直接加4千,但多數以績效獎金給付,壞了市長和局長的美意,交通局應該要掌握,而駕駛人力,110年是1615人,至今年7月1232人,所謂加薪看不到實際成果。 張芬郁也指出,交通局透過公車評鑑成績,做為調整補貼的依據,補貼營運虧損是紅蘿蔔,公車評鑑就是棒子,但交通自廢武器,公車評鑑僅進行到112年第一期就無下文,造成交通局和業者無法針對缺失做立即改善,對於補貼款也無法儘速計算。 張芬郁表示,公車營運關係台中市的交通發展和安全,市府每年編列超過20億預算挹注公車營運發展,得到班次、搭乘人次、駕駛人力年年遞減,要求盧市長正視公車發展政策到底那裡出問題。 文章內容
中捷藍線預算遭大幅削減 22日(一)藍營北上交通部為民請命 9/21/2025 06:51: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攸關台中市重大發展的捷運藍線,其115年度中央補助款項傳出遭大幅削減,引發地方強烈反彈。台中市政府原先提報42億元的補助需求,但行政院最終僅核定1.68億元,刪減幅度高達96%,此舉恐嚴重衝擊工程進度,影響廣大市民的交通權益。 為此,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決心北上,預計於9月22日上午前往交通部表達嚴正抗議。黨團書記長李中及多位黨籍議員將偕同羅智強、林沛祥、楊瓊瓔、顏寬恒、廖偉翔等立法委員,共同為台中市民發聲,要求中央恢復原訂補助金額,確保這條市民期盼已久的交通命脈能如期推動。 台中捷運藍線是繼綠線之後,台中市的第二條捷運,路線主要沿著交通最繁忙的台灣大道,串聯沙鹿、市中心及台中火車站等重要節點,被視為構築台中軌道路網十字軸線的關鍵工程。 市府方面表示,捷運藍線的建設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相關工程標案正依進度推動,此時若中央補助生變,無疑將對整體計畫造成重大打擊。 地方人士擔憂,預算的巨額缺口將使工程難以為繼,不僅可能導致工期延宕,更辜負了市民長久以來的期盼。此次國民黨團的北上陳情,旨在強力傳達地方心聲,敦促中央正視此問題的嚴重性,重新檢討預算核定,讓台中捷運藍線的建設回歸正軌。 文章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