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風車368兒童藝術工程」為孩子的笑容努力轉動
記者黃登洲\臺中報導
◆112年6月9日(五) 晚上7點 臺中市東區-進德國小(臺中市東區進化路135號)
◆112年7月16日(日) 晚上7點 臺中市南區-四育國中(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二段152號)
紙風車368藝術工程,臺中最後2場次
「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將於6月9日(五)東區進德國小、7月16日(日) 南區四育國中,演出《台灣幻想曲》兒童劇,活動免費入場,邀請更多在地及鄰近地區鄉親共度藝術的夜晚。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發起「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透過民眾及企業捐款,前往臺灣368個鄉鎮市區演出,盼藉以國家劇院級的演出與土地連結,感受孩子們的笑容,讓台灣充滿更多希望,一同成為勇敢的唐吉軻德。期待這次演出能夠帶給大家更多的歡樂和啟發,將藝術帶進鄉鎮、深入社區,同時促進文化藝術在地發展與交流。
具有獨特韻味的臺中市,在琦玉國際有限公司、共茂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各界熱心人士的贊助下,藝文種籽於各區開花結果,疫情過後的紙風車努力轉動,在臺中這塊瑰麗的土地傳遞溫暖的力量,體現「創意、美學、愛與關懷」的價值。自102年首次到龍井區,這10多年已陸續完成27個行政區,共有逾7萬人次一起參與,此次演出離上一次的319藝術工程計畫更是相隔超過12年,這些年來不敢停歇,期盼用藝術持續陪伴孩子成長,今年6月完成東區演出之後,接著上場的是7月在南區的演出即完成臺中市29個行政區的巡迴。
臺中在地熱情動員人力
紙風車在臺中東區及南區的演出,獲得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東區區公所、南區區公所,以及進德國小、四育國中的全力支持,除感謝學校、公所免費借用場地、協助場內外引導、維護觀眾秩序之外,也感謝文化局、教育局協助宣傳,讓大家看戲開心又放心,有在地人的熱情幫忙及付出,相信一定能讓孩子有個美好又驚奇的一天!
紙風車兒童-台灣幻想曲,屬於臺中的在地故事即將上演
《台灣幻想曲》由紙風車劇團自創「巫婆」品牌,屬於兒童的全新魔法世界,帶領兒童進入巫婆的生活和互動,將不同的劇場手法與藝術形式發揮無限想像。將日常生活中有趣的題材,藉由舞蹈、音樂、燈光、美術,以及創意的編導,變成藝術性與娛樂性兼顧的兒童戲劇。演出作品由紙風車最有經驗的巫婆「巫頂」做為整場演出串場人,跟小朋友說故事。全劇由《唐吉軻德》開場,為了孩子的笑容宣示他的決心,帶著難騎及桑丘,這次走遍全國368個鄉鎮市區,為陪孩子踏上藝術的第一哩路而努力。
還有好久不見的《在地故事》在368鄉鎮市區中,演出屬於臺中市的故事。亦有小朋友最喜歡的《海底世界運動會》台灣的吳郭魚、虱目魚、櫻花鉤吻鮭等魚類,遇上馬里亞納海溝的深海魚,竟向牠們下了挑戰書?!令全場歡聲雷動的互動,是大人小孩最愛的演出,究竟是誰能獲得最後勝利?更有臺東譚維義醫師的真人故事《後山天使》,演員手操布偶,以投影片及真人穿插,演出譚醫生仁心仁術在異鄉救治百姓的感人一生。最後《黑光幻想曲》讓大小朋友在輕快具節奏性的音樂中,看見獨特的彩色螢光棒棒創造的神奇魔術,隨著不同的拼湊,滿足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延伸孩子的想像力的最佳展現。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