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科技導入交安教育 擬真情境體驗用路情形 整體、行人死亡降低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交通部今(10)日召開道安記者會,陳世凱部長表示,兒少交通安全為當前重要課題,須透過各面向持續努力,其中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開發以新興科技導入交通安全教育方式,以沉浸式體驗教學,能降低錯誤行為及提升對安全行為的理解,於國小、國中、高中階段,分別學習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以期全面提升我國交通安全教育文化,未來另將就交通禮儀,研議納入考訓內容辦理。
根據交通部公布最新交通事故資料,114年1月死亡人數為近三年最低,114年1月道路交通事故36,167件(比112年同期增加791件,+2.2%),48,139人受傷(比112年同期增加790人,+1.7%),造成242人死亡(比112年同期減少34人,-12.3%)。行人死亡25人(比112年同期減少15人,-37.5%),創歷年新低;機車、高齡者、酒駕均較112年減少,惟兒少死亡9人(較112年同期增加3人,+50.0%)。除持續加強行人安全改善工作外,兒少事故防制也需再強化。另114年1-2月A1(24小時死亡人數)整體273人(較112年同期減少58人),行人38人(較112年同期減少10人)。
縣市道安成效,與112年1月比較,臺東縣在30日整體死亡人數(增加5人)為增加最多之縣市;臺中市行人死亡較112年1月增加3人最多。114年1月整體每十萬人死亡以臺東縣、南投縣、雲林縣較多,行人每十萬人死亡以臺東縣、雲林縣、基隆市較多。114年1-2月A1死亡人數較112年同期增加較多之縣市整體為苗栗縣,行人為新北市、臺中市及雲林縣,交通部提醒該等縣市應預為防制。有關縣市道安會報召開情形,114年1-3月臺南市、基隆市、新竹縣,首長未每次主持會議。
交通部、內政部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加速完成行人交通安全設施,114年提出工程重點工作項目之目標,包括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1,316處、新增及改善人行道120公里、校園周邊道路改善159處、減少路側障礙物703處,另公路局省道路口改善114年倍增為5,000處、新增省道路口照明強化400處、省道人行道新增及改善6公里、省道減少路側障礙物130處。此外,行人專用時相及早開時相截至114年3月31日全國已完成5,949處,較上個月增加98處,114年3月以臺北市增加39處為最多。行人穿越道退縮全國已完成2,514處,較上個月增加228處,114年3月以新北市增加198處為最多。道安總動員民眾通報路口改善部分,113年1月1日至114年3月31日累計分派計2,917件及改善完成2,517件,較上月完成數增加372件。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於112年至113年辦理「新興科技導入學校交通安全教育之研發示範計畫」2年期研究計畫,設計教學輔助軟體結合學校使用平板的數位教學方式,提供道路擬真情境讓學生體驗用路過程。學習主題包括行人步行演練、自行車騎乘演練、機車騎乘演練等,共開發4個題型內容,並進入19所學校完成教學測試及評估,學生及教師對此種寓教於樂的教學形式均高度肯定。此種情境式、互動式、具時間彈性的教學輔助軟體,有助於學校交通安全教育的普及落實。後續推廣規劃於本部及教育部教材平台(如交通安全入口網、教育大市集、因才網等)上架,以供學校下載使用,另協調教育部將其列入學校交通安全課程教材及教案中。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