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調解案件數量六都第一,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其中交通車禍調解案件占九成,顯示台中市交通狀況未改善,並非好事
新華報導網站\報導
台中市各區公所目前皆設有調解委員會,提供市民刑事或民事等事件調解,除不收任何費用報酬,也可避免上法院曠日廢時的過程,節省司法資源,根據內政部統計,111年度台中市調解受理件數為20,907件,成立件數為19,851件,成立率高達94.94%。在調解受理件數、成立件數以及成立率方面,均位居全國首位,但市議員陳俞融表示,台中市府雖發新聞稿提到調解績效卓越,但背後反映意義並非好事,因為根據資料顯示,111年台中市調解受理案件20,907件中,車禍損害賠償及車禍傷害事件調解就有19140件,佔了91.5%,車禍調解數多,顯示台中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強調市府應從中看到問題所在。
陳俞融說,依照市府資料,調解案件內容依照刑事民事,主要分為債權債務、物權、傷害、侵占等多種類型,而111年台中市調解案件統計中,光是交通車禍事故之傷害或損害賠償案件,就佔了九成,而112年的調解案件統計有23438件,其中屬交通車禍事故之傷害或損害賠償案件更達21774件,亦佔了92.9%,申請調解數及車禍案件占比不減反增,代表台中車禍仍多,交通狀況嚴峻,市府無法改善事故上升趨勢。
陳俞融強調,市府未做好交通工程規畫,讓交通事故數據持續上升,連帶讓車禍相關調解案件持續上升,不僅讓民眾還要額外耗費時間前往調解,也變相增加基層公務人員工作量,陳俞融提到,111年各縣市平均每位調解委員調解件數,以嘉義市71.52件最多,臺中市61.47件則位居第2,顯示調解人員業務量居高不下。陳俞融提到,交通數據顯示,台中市112年1-10月交通事故件數達58,885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4,087件,大幅上升近七成,交通事故增加幅度及交通事故總件數更是六都最多,陳俞融質疑,市府口口聲聲說強化人本交通、重視交通安全,但實際數據顯示卻一再相反,市府對於交通安全的改善到底在哪裡?還要多少無辜市民被捲進車禍傷亡中,市府才會痛定思痛全力改善交通現況?
陳俞融建議市府,除了現有道安會報、易肇事地點會勘以外,亦應積極參考交通安全改善成效較佳之其他縣市做法,如高雄市推動打造「完全街道」,目前已成為六都中交通事故總件數降幅最高城市,台中市對於交通安全不能再原地踏步,保障市民日常交通安全應當為首要之急。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