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淪為廢棄物堆積場?市議員陳俞融批評市府沒負起管理責任,放任水源廣場成為「三不管地帶」
記者魏永忠\臺中報導
北區雙十路與電台街區為歷史建物眾多,且具濃厚文化氣息的活動空間,其中位於歷史建築上水塔前的水源廣場屬於當初市府開闢為雙十路人行道改善計畫的一環,做為給市民休閒活動空間使用。但市議員陳俞融發現,如今水源廣場卻如廢棄物堆積場一般,堆滿雜物,市府疏於管理,讓水源廣場成為「三不管地帶」,根本浪費市有空間,破壞都市景觀。
陳俞融說明,15年前市府推動「雙十路人行道串聯暨景觀改善計畫」,就將水源廣場納入其中,當時工程範圍包括市長官邸前廣場、電台街人行空間、上水塔前水源廣場,工程費計1,880萬元,所費不貲,也代表水源廣場確實屬於台中市府財產。
陳俞融批評,這處具有歷史文化氛圍,本該屬於市民休閒活動的水源廣場,如今現況卻堆滿如柵欄、貨櫃、地墊甚至足球球門等大型物件,加上一旁也緊鄰台灣自來水公司正進行中的辦公園區興建計畫工程,造成工地圍籬和雜物堆置交錯的景象,不只通行十分困難,也讓人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是可以使用的廣場,僅有一塊小招牌標示水源廣場名稱,十分誇張。
陳俞融也說,這塊廣場到底是屬於運動局和北區公所、建設局還是文化局管理,問了相關單位,都沒有確定答案,難道各單位又在互踢皮球,才讓這個廣場變成可以隨意堆放雜物的「三不管地帶」。
陳俞融表示,北區為重點文教區,其中,水源廣場所在之電台街與雙十街區更是人文薈萃,附近有台中放送局、宮原武雄宅邸(原市長公館)、水源地上水塔、台灣體育大學、台中一中等歷史建物及學校,但水源廣場現況有如廢棄場一般的景象,實在不符合這區域的人文歷史氣息,也嚴重破壞台中市市容,陳俞融要求市府應立即釐清相關管理權責單位,並盡速清除現場堆置雜物,還給市民一個乾淨優良的活動空間。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