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癌症」!周杰倫罹患強直性脊柱炎,醫界揭示真相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近日,歌壇天王周杰倫在街頭被偶遇時,彎腰駝背、神色憔悴的模樣引發熱議。隨即,「周杰倫 強直性脊柱炎」成為熱搜焦點,讓眾多粉絲與關注者再次關心起這個被譽為「不死的癌症」的慢性疾病。除了他之外,李宇春、張嘉益等知名人士也曾公開透露自己正與此疾病抗爭,讓這個原本較少被公眾了解的疾病逐漸走入人們視野。
究竟,強直性脊柱炎到底是什麼?為何會被冠以「不死的癌症」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稱號?根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穆榮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劉栩的專業解讀,這是一個令人警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卻常因早期症狀模糊、易被誤診而延誤治療。
這種疾病的起因並非單純的骨科問題,而是一種由免疫系統紊亂引發的風濕免疫疾病。雖然名稱中含有「脊柱」二字,但它的發病範圍不僅限於脊椎,還會累及骶髂關節、髖關節、膝蓋及肩膀等多處大關節。患者在早期常表現為腰部或背部的慢性疼痛,尤其是在休息時疼痛更為明顯,活動後則會有所緩解。這一特點與一般腰肌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不同,卻常被忽視,導致不少人延誤就醫,甚至多年後才獲得正確診斷。
李宇春曾在節目中坦言,自己患病時曾有過「石化」般的感覺,甚至嚴重到需要依賴輪椅出行。專家提醒,若未經正規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會逐步惡化,最終可能導致脊柱完全僵直,甚至形成駝背畸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甚者,胸廓的活動受限,甚至會影響呼吸功能,成為一種隱形的身體殺手。
這個疾病的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和青年時期,特別是20到30歲的男性患者居多。研究指出,強直性脊柱炎與遺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與HLA-B27基因密切相關,但並非純粹的遺傳病。環境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潮濕、高海拔地區的生活環境,或是泌尿生殖道與胃腸道的細菌感染,都可能成為誘發因素。
令人關注的是,這個疾病的認知普及度仍然不足,導致許多患者在癥狀出現後,平均需要七到八年的時間才得以確診。許多患者起初只是腰部不適,卻誤以為是普通的腰肌勞損或肌肉拉傷,錯失了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
專家強調,儘管目前尚無法根治強直性脊柱炎,但早期干預與規範治療能有效控制疾病進展。醫生建議,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靜止不動,並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游泳、瑜伽等,以增強核心肌群,提升脊柱靈活性。此外,保持均衡飲食、戒煙、避免過度劇烈運動,也都是重要的生活調整措施。
為何這個疾病被稱作「不死的癌症」?專家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其慢性、進行性且難以完全根治的特性。儘管如此,透過早期診斷與治療,患者完全可以過上接近正常的生活,不必過度恐慌。醫界呼籲,社會大眾應提高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認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與這個「不死的癌症」抗衡的關鍵。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