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萬和美展揭曉 紀淵博、張子楨獲西畫、攝影第一名 3月13日上午開幕茶會頒獎典禮 歡迎蒞臨指導
記者黃登洲◎臺中報導
台中市萬和宮與萬和文教基金會承辦的第13屆萬和美展成績揭曉,西畫類第一名紀淵博,攝影類第一名張子楨,各獲頒獎金參萬元。
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說,本屆43件入選以上作品,3月13日起至5月23日在萬和文化大樓五樓麻芛文化館展覽;3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頒獎典禮。
第13屆萬和美展,各類組前三名及優選:
西畫類:第一名紀淵博,作品「早安!樂成宮」,獎金3萬元;第二名郭惠蘭,作品「漁港暮色」,獎金2萬元;第三名林世芳,作品「賜求」,獎金1萬元。
優選3人,每人獎金6千元:紀清美(作品:曦)、戴麗英(作品:日出東方)、王聰得(作品:祈福)。
攝影類:第一名張子楨,作品「憶童年」;第二名賴富美,作品「山裡的孩子」;第三名紀明村,作品「溫馨照護」。
優選4人:蔡瑛真(作品:拼博)、趙裕琳(作品:黑面人)、楊逸琴(作品:轉)、林忠富(作品:好痛喔!)
西畫類第一名紀淵博,擁有中興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博士學歷,他的創作理念是:「媽祖遶境是中部宗教文化之一。在眾多廟宇中,以被列為三級古蹟的萬和宮及樂成宮最有歷史價值。其中樂成宮裝飾精巧,龍飛鳳舞,氣韻生動,屋脊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晨光映照在廟頂上,光影交錯,襯托出不可言喻的風采。」
評審委員廖吉雄、廖本生、黃秋月,稱讚他的作品,取材宮廟一隅,設色古樸,手法細膩,架構稍顯直舖,整體氛圍仍有可取之處。攝影類第一名張子楨的創作理念:「童年的事,最最精彩,最最幼稚,也最最讓人感到歷歷在目。讓我們用孩子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讓世界充滿新鮮和熱情。」
評審委員黃嘉勝、蔡來旺及古亭河,稱許她的作品,用組照的方式來呈現童年美好的回憶,創作題材意涵豐富,包括繪畫、遊戲等情境,令人心曠神怡。
邁入第13屆的萬和美展,呈現蓬勃的朝氣!
本屆美展有諸多亮點。譬如說,合計60位參賽者中,有29人,約佔48%,為首度參加,讓萬和美展注入新元素與活力。
台中一中,龍津高中及南投高商美術班三名同學,參加西畫競賽,顯示萬和美展的種子,已向校園播種。感謝師長們的鼓勵。
參賽者中,有9位來自台灣師大、台中教大及東海大學美研所及台灣科大,乃至興大資訊科學與工程博士等不同領域。
此外,多達52位參賽者,曾舉辦多次個展、聯展,或參加大墩美展、中部美展、玉山美展、杉林溪等多項美展競賽,獲得入選以上佳績。大家以藝會友,分享創作成果,構築成溫馨畫面。
第5、9兩屆獲得第一名且獲典藏的黃譓丞,及第10屆第一名、從事美術教學多年的王聰得,從第一屆至今,先後參加11屆,難能可貴。
也有多位參賽者說,他們因為對畫畫充滿興趣,志在參加,激發出創作動力分析參賽者背景,可以發現,台灣中部美術協會、台中市美術教育學會、台灣及台中市攝影學會,以及廖本生、蔡來旺、戴麗英等名師或協會(學會)支持,鼓勵所屬踴躍參賽,敬表謝意。
參賽者遍及諸多行業,說明了藝術創作領域的開放及包容性,不分男女老少,不問職業,只要有興趣,都可以任由揮灑,成為播種藝術的種子。
第二屆起參加的台中監獄,從不缺席,本屆8人參賽,感謝獄方熱心參與。
萬和美展能夠打響知名度,應該歸功於萬和宮領導團隊的支持,及策劃的台灣膠彩畫協會創會理事長簡錦清大師鼎力協助,以及歷屆評審委員共襄盛舉。本屆獲得黃嘉勝、蔡來旺、古亭河、廖吉雄、廖本生、黃秋月等大師熱心參與,依循良好傳統,秉持公正、超然、客觀評審,感激不盡。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