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在面對問題時的推諉卸責態度,讓市民對其治理能力產生嚴重質疑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一場豪雨,揭露了臺中市北區人行道改善工程的荒謬亂象!臺中市議員陳俞融今(8)日踢爆,北區崇德路一段與德化街口近期施作的人行道改善工程,竟爆發「有蓋無溝」的離譜現象,導致該處在大雨來襲時嚴重淹水,造成住戶財產受損、日常生活受影響。面對輿論質疑,市長盧秀燕的辯解更被批為卸責,而建設局的硬拗則讓市民對市府的施工品質與防災整備能力徹底失望。
陳俞融指出,民眾反映該處大量淹水,經會勘發現,水溝側溝雖有水溝蓋,但下方竟被塑膠板封死,完全喪失排水功能。這項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缺陷,直接導致大雨來襲時,雨水無法順利排出,造成周邊住戶嚴重淹水,財產損失慘重,日常生活也受到嚴重影響。
更令人氣憤的是,面對媒體與輿論的質疑,市長盧秀燕卻在媒體面前公然辯稱該處為「正在施工的集水井」,試圖為市府卸責。然而,陳俞融當場揭露,根據現場承包商人員親口表示,該工程早已完工,而該塑膠板是「忘記拆除」的工安措施。這番話無疑直接打臉了市長的說法,也顯見市府在監工與驗收上已嚴重失職。
陳俞融嚴厲批評,建設局後續竟配合市長說法持續硬拗,聲稱「尚未完工驗收」。她質問:「明明包商指出該處已完工,為何還要硬凹?難道工程尚未驗收就不必考慮排水?所以周遭居民是活該為此承受災損?」她痛批,一場大雨就讓城市全面潰堤,甚至出現排水孔「噴泉化」現象,市府防災整備根本是笑話。這不僅是對工程品質的質疑,更是對市府治理能力的徹底否定。
陳俞融強調,颱風季才剛開始,市府卻連基礎防線都守不住,市民生命財產何其無辜?她呼籲盧市府應正視責任、全面檢討,不要再掩耳盜鈴。
德化街附近居民也出面表示,在此之前,該處從來沒有淹過水,因為這裡位處高處。但這次因為下大雨,已經淹水兩天了,且一旦淹水,就要親自花一兩個小時把淹進來的水從室內移到室外,然後還要再室內消毒一次。居民們對市府的施工品質感到極度不滿,認為需要徹底改善。
德化街人行道工程施工廠商也證實,該處塑膠模板確實是「忘記拆除」,因為通常灌漿工程一完成,該模板就應該馬上拆除。而此處工程的塑膠板,也是在陳俞融議員通知後才前來拆除。這項證詞進一步證實了市府在工程管理上的嚴重疏失。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臺中市在基礎建設上的漏洞,更凸顯了市府在面對問題時的推諉卸責態度,讓市民對其治理能力產生嚴重質疑。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