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次

龍團隊人事「歸零」計畫已然達到成效?


鄭建勳\臺中報導

林佳龍市長「行動市府」團隊組成伊始,除了一條鞭4個機關外,其餘的24個機關首長都是新人任用,如今針對前朝機關首長的「歸零」計畫,在人事「5人作業小組」用功下,似乎逐漸的「有感」、也端出了成果、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因為一條鞭的人事處長林煜焙,7月24日也被新朝「歸零」走人了。

龍團隊的市政歷經七個月運作,其中最「有感」的應屬人事的調整調動了,一條鞭4個機關中的警察局長蔡義猛、政風處長張榮貴,都是胡志強市長任期在「北風北」即將「下莊」時報到的,對林佳龍而言,他們與老胡共事的時間極短,都是具有「可塑性」的機關首長,自不應該歸納為前朝「餘孽」;更何況要動一條鞭人事,尚須中央的同意,加上作業手續「繁瑣」,於是警察、政風遂不列入「歸零」計畫的名單內。

截至目前的一條鞭人事,只剩下主計處長蔣建中是前朝人馬,如果蔣建中也被撤換,那整個「龍團隊」成員,都是流著「佳龍純正血脈」的子弟兵,於此同時,蔣建中的去留與否,將是府會人士持續關注的話題。

林佳龍有心祭出市政「大餅」分享臺中市民,因此,選舉時的政見以及掌權後,推出的市政業務如果都能兌現,這可都是要一筆龐大的預算經費,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如何籌錢及分配財務資源,挹注龍團隊「動力」,是財政局長、主計處長責無旁貸的當前要務。


拿破崙引用歐州古代名將英得古里說:「戰爭的第一要素是錢,第二是錢,第三還是錢!」事實上施政如戰爭都是政治的事兒,下場結果不外乎「成王敗寇」。沒錢推動政見、實踐政見,猶如不切實際的口號在呼愣選民罷了,虛幻不務實的結果,民眾必然反彈、反感甚至失望,而市長的信用也將蕩然無存,既無信用,則還奢談什麼蟬聯?

府會人士對於林佳龍市長深夜打電話給林顯傾,請他出馬擔綱新朝財政局長的決定是睿智的,究其因素,是林顯傾浸淫市府財政業務三十多年,在他手中經營的財政績效屢獲全國之冠;再任新朝「財神爺」,說真的,必能為龍團隊的預算編列、財政籌措等提供實際的成效,因此深獲林佳龍的信任與肯定。



「財、主」的配合度,深深影響到市政財政及業務推展的具體成效實踐,事實上,蔣建中與林顯傾配合度密切、互動良好,歷年來的府會人士都有目共睹,他們共同為市政財政籌措與分配使用無不戮力以赴,尤其是操守能力與經歷備受肯定;「財、主」是市長的「左膀右臂」,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做好市政預算編列實踐市長的政見。

基於此因,蔣建中的「歸零」,是否會在他身上發生?值得新朝深思。






留言

🌍Translate文章翻譯成各國文字

🟪《新華報導》網站所有文章

顯示更多

2024總統教育獎 56名學生逆境中展翅翱翔獲殊榮

總統教育奬以奮發向上、不畏困境、熱愛生命的學習精神為選拔標準,2024年獲獎學生名單今(17)日由教育部公布,全國共推薦410人,為近五年來推薦數最多的一次。經審慎初選,共有168人進入複選,再由學校教師與行政主管代表、學者專家、社會公正人士組成複審委員,赴各校實地訪視並推薦各組獲獎名單,最後提至總統教育獎委員會審議通過,共計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合計56名學生獲得殊榮。本次評選結果中,另有兩位獲獎者曾在不同教育階段獲得總統教育獎,包括大專組的國立中央大學游高晏,以及高中組的臺中市立臺中一中的林易。

「樹之道小學堂」上課囉! 中市建設局邀民一同認識樹木大小事

「樹木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台中市政府日前與中華民國景觀工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全台首辦「樹之道─樹木風險評估暨褐根病防治研討會」,精彩課程及「樹木保護推動成果展示區」獲熱烈迴響,實體課程參與人數多達600人,線上直播觀看更是突破千人次。

❤️臺中市以實際行動 協助花蓮賑災報導

用行動溫暖花蓮! 烏日區長林崇懿化身一日店長 將愛心化為行動力

挺花蓮,北屯GoGo購!

梧棲揪大家逗相挺 花蓮農特產品展售列車啟動 5/17/2024 01:51:00 下午

心「蓮」心 我們一直都在--大肚區展售花蓮農產活動

挺花蓮 東區愛心購

首發花蓮送暖後,北區區公所再為母親做件好事,接續辦理花蓮農特產品展售活動成果豐碩

震後振興 神岡各界力挺 農產花蓮 心手相連 五月獻愛U購力

后里區公所厚你溫暖用行動溫暖花蓮 5/15/2024 12:22:00 下午

挺花蓮有購力~太平區行動溫暖花蓮農特產品義賣

西屯公所展售花蓮農產成功募集60萬 花蓮上千農民連線感謝中市府

中市首發團! 北區里長花蓮參訪開心歸來 民政局長:持續用行動溫暖花蓮

0403地震重創花蓮,農產品銷售及農遊觀光皆受嚴重衝擊,市長盧秀燕號召各界助花蓮振興,用行動溫暖花蓮,並鼓勵揪團至花蓮觀摩旅遊。台中市北區區公所日前率先攜手各里里長及登革熱防疫有功人員前往花蓮參訪交流,首發團23名成員昨(14)日開心歸來,民政局長吳世瑋親自前往台中火車站迎接並表示,此行參訪公所收穫滿滿,台中市政府用行動溫暖花蓮,雙方互惠,全力振興當地觀光經濟。

端午節最獨特的挑戰!!

鴕鳥:「立鴕鳥蛋不是那麼容易的啦!」🥚 6/10準備好挑戰💪了嗎?活動採現場報名,來參加就有機會把鴕鳥蛋帶回家~

褪下軍裝改扛這支「不求人」 二度迷航靠警安然返家

爺爺又是你!臺中1名93歲的張姓榮民爺爺日前帶著「不求人」外出買早餐,儘管住家近在呎尺卻失去方向感,警方獲報後協助其返家,也致電家屬多加留意,其子因此特地回家一趟,接爺爺一同前往工作地點就近照料,豈料一不留神,爺爺竟又不見人影,幸好這二次走失都有民眾察覺爺爺的異狀,前來協助的又正巧是同一位員警,攜手守護爺爺找到家人,也讓其兒子十分感激。

盧秀燕市長今日特別出席與會,感謝陳內閣任內對台中地方建設的支持

下週一就是520新舊內閣交接日,行政院長陳建仁今(5/16)日主持最後一次行政院會,台中市長盧秀燕今日特別出席與會,感謝陳內閣任內對台中地方建設的支持。

🌍臺中市議會《都發建設水利》委員會 議員質詢報導

🌍🌍臺中市議會《都發建設水利》委員會 議員質詢報導

🔴市議員《都發建設水利》業務質詢 中市府的回應

領先亞洲!F1賽車「台灣唯一」展演9/28在台中 盧市長:讓世界看到台中

2024亞洲唯一、台灣首度的Red Bull Showrun F1賽車展演活動將於9月28日在台中登場,今(16)日盛大舉辦登台記者會,市長盧秀燕特別北上出席,邀請全國車迷到訪台中。她表示,繼2022Red Bull飛行日大賽、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都在台中成功舉辦後,再度邀請大家感受台中酷運動的魅力,享受台灣史上獨一無二的「Red Bull Showrun」,近距離接觸最酷的F1一級方程式賽車。

〈臭魏〉的〈CHANEL〉之旅

太平更好停!黃佳恬議員成功爭取336萬經費,在育賢停車場增設109停車位

太平區環中路與育賢路一帶新建大樓密集,停車空間不足,違規停車及糾紛頻傳,日前黃佳恬議員與新坪里里長紀進豐、新城里里長胡錩宏及交通局停車管理處相關單位會勘;歷經一年成功爭取市府編列約336萬經費增設109格汽車停車格,今(15)於育賢停車場召開增設停車空間工程說明會。

🔵臺中市議會《警消環衛》委員會 議員質詢報導

規律運動享健康 樂活臺中大步走

🔵🔵臺中市議會《警消環衛》委員會 議員質詢報導

🔵🔵🔵臺中市議會《警消環衛》委員會 議員質詢報導

中市府加碼辦理「臺中市育兒租金補貼」即日起開放申請,無子女數上限,每名補貼4,000元

市府為減輕在臺中市租屋且育有0~12歲子女之市民租屋負擔,以本市囤房稅之稅收,辦理「臺中市育兒租金補貼」,凡於本市租屋且財稅符合規定者,每育有1名0至12歲子女即補助新臺幣4,000元,取消舊年度原先每戶家庭至多補助3名子女之限制,補助子女數不設限,今年更開放承租於臺中市社會住宅之市民申請,充分照顧本市在外租屋之育兒家庭,即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二)止受理申請。

🔴🔴市議員《警消環衛》業務質詢 臺中市政府的回應

由觀光首都邁向 兼具產業發展的宜居城市 【草屯手工藝產業園區第4次公告熱烈招商中】

南投縣許淑華縣長自上任以來,即訂下「領投發展」、「全齡宜居」及「永續創新」為南投縣三大發展目標,並在許縣長的帶領之下已經有了顯著的改變,包含成立「交通管理所」、「青年發展所」等新單位,傾力協助交通及觀光的轉型,以及輔導縣內青年就業;而22項行政庶務的E化,大大提升縣政運作效率,讓縣民感到「揪甘心」;其他還有全民運動館的可行性評估規劃、青年住宅第二期準備開工、縣內公車亭增加遮蔽物及座椅等,都是受到縣民高度肯定的施政作為。種種有感的政策,使得許縣長寫下高達近70%的整體施政滿意度,在各縣市首長中名列前茅。

🟥最近30天最多人瀏覽

國道1號銜接台74線系統交流道通車 警局交通疏導全面啟動 營造便捷順暢交通環境

基層員警克服重重困難 成功考上警察大學警佐班

【台中市政府說明】 議員建議採購「止血帶」供員警攜帶 中市警察局:警消各司其責、傷患回歸專業醫護

黃仁委員:臺灣破冰國際觀光旅遊的尖兵 - 原住民

臺中市政府今(15)日有一波新人事異動

中市豐原葫蘆墩圳停車場大變身 藝術家余燈銓打造「葫蘆造型繳費機亭」

中市首發團! 北區里長花蓮參訪開心歸來 民政局長:持續用行動溫暖花蓮

113年后里區慶祝母親節暨模範母親表揚活動

中市府助中高齡重返職場 山線銀髮人才服務據點4月試營運

便利店、咖啡廳、火鍋店樣樣都有 中市太平育賢二期好宅歡喜入厝

臺中市建造執照112年度考核成績出爐 榮獲六都都會型甲組特優

自109年起,臺中市於內政部主辦的「建造執照與雜項執照核發項目」,連續4年蟬聯都會型甲組特優,去年度(112年)分數更是獲得100分滿分的優異成績,肯定臺中市在「建造執照與雜項執照核發項目」上的行政管理及創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