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會一家親」?恐將不復可能?
鄭杰\文
臺中市議會「交通地政委員會」在審查市府地政局基金的加減預算時,有議員提出該基金使用上有違反法令之虞堅持退回;雖然,綠營議員何文海等人以「溫和」的語氣護航,希望比照前朝慣例予以通過,但是在藍營楊正中等人堅持下,主席楊永昌不得不裁決送大會討論,此舉又被解讀為是藍綠對抗下的產物。
本次大會才開議沒幾天、再加上過去2次委員會開會情形觀察,淪為在野黨的藍營議員,雖然不至於「為反對而反對」,不過「杯葛」似乎從未停歇,未來的會期恐將會是在「砲聲隆隆」下進行,府會人士說,這屆議會與市府之間,要有「府會一家親」恐將不復可能。
府會人士表示,除非私下有「協商」,雙方談好「條件」各取所需,否則議事廳的藍綠「對抗」、爭吵、杯葛,將會因「鴻溝」愈深,而一幕幕的上演,議事廳也勢必在相互砲轟下緊繃度過。
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有言,「沒有永久的、不變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不變的朋友;只有永久的、不變的利益。」參與政治者誰要是破壞均勢,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時,誰就是首要敵人,必須加以遏制與削弱。
所以搞政治的人都知道「妥協」是化解利益均衡最好的方法,而雙方要「妥協」,就要坐下來協商,這是淺規則。
「協商」可分為政黨協商、派系協商、及個人協商。
「政黨協商」隨時可見,當雙方在利益上擺不平,因此起了衝突對峙而影響到議事進行時,大會主席都會視狀況,下達「休會10分鐘」的裁決。
這時候正是黨團協商時刻,雙方黨團書記長關起門來,在原先爭執的議題上溝通談妥後,議事運作即可在無爭吵、無杯葛、無反對下再進行,並獲得圓滿的結果。
目前的議會在成員結構上,是黨中有派系的,在「黨弱、派系強」的政治氛圍下,黨對黨的協商有時候是建立在派系的意見整合後,才以黨的立場進行協商,其間,派系的利益駕凌在黨的利益上,「派系協商」沒有結果出來,黨對黨的協商不一定有效果的。
「個人協商」是某些大牌議員,個人的意見或影響力不輸一個團體,這時候市府或執政黨,就要拿出「條件」當籌碼進行協商,當然這是「暗房政治」不可能外洩,當條件談妥了,日後在議事廳「能多說、就少說;能少說、就不說。」
議員諸公在議事廳上的發言目的,其實心中都各有一把「尺」,基於己身利益的維護,是不會笨到去擋人財路而得罪同仁,除非對方先踩線,大家槓開了,才會相互扯後腿。
市府官員當然也瞭解議員為了要達到政治上的「結果」,過程是必然要走的,只是有人走的是捷徑、有的人則是繞了一大圈的遠路。
走近、走遠;時間短、時間長;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端看個人的底子與能耐,那可就是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臺中市議會「交通地政委員會」在審查市府地政局基金的加減預算時,有議員提出該基金使用上有違反法令之虞堅持退回;雖然,綠營議員何文海等人以「溫和」的語氣護航,希望比照前朝慣例予以通過,但是在藍營楊正中等人堅持下,主席楊永昌不得不裁決送大會討論,此舉又被解讀為是藍綠對抗下的產物。
本次大會才開議沒幾天、再加上過去2次委員會開會情形觀察,淪為在野黨的藍營議員,雖然不至於「為反對而反對」,不過「杯葛」似乎從未停歇,未來的會期恐將會是在「砲聲隆隆」下進行,府會人士說,這屆議會與市府之間,要有「府會一家親」恐將不復可能。
府會人士表示,除非私下有「協商」,雙方談好「條件」各取所需,否則議事廳的藍綠「對抗」、爭吵、杯葛,將會因「鴻溝」愈深,而一幕幕的上演,議事廳也勢必在相互砲轟下緊繃度過。
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有言,「沒有永久的、不變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不變的朋友;只有永久的、不變的利益。」參與政治者誰要是破壞均勢,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時,誰就是首要敵人,必須加以遏制與削弱。
所以搞政治的人都知道「妥協」是化解利益均衡最好的方法,而雙方要「妥協」,就要坐下來協商,這是淺規則。
「協商」可分為政黨協商、派系協商、及個人協商。
「政黨協商」隨時可見,當雙方在利益上擺不平,因此起了衝突對峙而影響到議事進行時,大會主席都會視狀況,下達「休會10分鐘」的裁決。
這時候正是黨團協商時刻,雙方黨團書記長關起門來,在原先爭執的議題上溝通談妥後,議事運作即可在無爭吵、無杯葛、無反對下再進行,並獲得圓滿的結果。
目前的議會在成員結構上,是黨中有派系的,在「黨弱、派系強」的政治氛圍下,黨對黨的協商有時候是建立在派系的意見整合後,才以黨的立場進行協商,其間,派系的利益駕凌在黨的利益上,「派系協商」沒有結果出來,黨對黨的協商不一定有效果的。
「個人協商」是某些大牌議員,個人的意見或影響力不輸一個團體,這時候市府或執政黨,就要拿出「條件」當籌碼進行協商,當然這是「暗房政治」不可能外洩,當條件談妥了,日後在議事廳「能多說、就少說;能少說、就不說。」
議員諸公在議事廳上的發言目的,其實心中都各有一把「尺」,基於己身利益的維護,是不會笨到去擋人財路而得罪同仁,除非對方先踩線,大家槓開了,才會相互扯後腿。
市府官員當然也瞭解議員為了要達到政治上的「結果」,過程是必然要走的,只是有人走的是捷徑、有的人則是繞了一大圈的遠路。
走近、走遠;時間短、時間長;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端看個人的底子與能耐,那可就是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